八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平定南中不到一年后便决定北伐,在进行北伐前,诸葛亮给刘禅上了一个奏章——《出师表》。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表明了自己为国尽忠誓要兴复中原的决心,要求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多听臣下意见,有什么事情要向费文伟等人咨询之后再施行。好让自己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北伐。
有些人觉得诸葛亮在这封奏章里虽然称刘禅为陛下,但是语气却完全不像是臣下对君主说话,反而像是长辈在教训晚辈。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当时刘禅也就二十岁左右,他不像曹丕那样从小跟着曹操南征北伐,对于军国大政的处理必然是不成熟的。诸葛亮要他多向臣下咨询,以免行事出错,这并无不妥。况且诸葛亮虽是臣下,但是却受刘备托孤之重,等于具有了家长身份。所以《出师表》中语气用词并无不妥。至于说,诸葛亮这样做会扼杀刘禅的主观能动性,使他缺乏独立处事能力,从而造成了蜀汉日后的灭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诸葛亮这么做是可以原谅的。如果这时候刘禅独立处事的话,会给诸葛亮带来很多麻烦,那样他根本不可能进行北伐。而且如果刘禅是一个有心学习处理国家大事的人那么他可以在向臣下咨询问题的时候学习怎么去处事。而不是别人要你怎么做你才怎么做,仿佛自己完全没有主见一样。
诸葛亮这次北伐走的是祁山之道。但是他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战略意图,于是派赵云领一支偏军进入箕谷,扬言从斜谷进攻眉县,以吸引曹魏主力。结果曹魏派曹真都督关右,驻扎在眉县,专门对付赵云军。
曹魏军队根本没想到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在长安而在陇右。由于曹魏军队把主力瞄准赵云军,因此陇右地区并未多做防备,诸葛亮轻而易举地夺得了陇右三郡,还得到了姜维,这个蜀汉后期的朝廷支柱。
本来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很成功的,可惜由于他用人不当,让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要道,结果由于马谡在军事部署上犯了重大错误而被张郃打败。郭淮占领了柳城,迫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
其实第一次北伐失败真的是最最可惜的一次了。这次北伐对于蜀汉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曹丕新逝,新旧主交替之际正是各种矛盾激发之时。而且赵云的疑兵成功地把曹真的主力牵制在箕谷,使得诸葛亮能够一举打下陇右三郡。陇右地区为之动荡不安。当时蜀军刚刚经历了南中战役的大捷,士气正是高涨之时。在以后诸葛亮的每一次北伐中都没有再遇到过这么好的时机。
对于马谡是否该杀,不但当时的人有很大的争议,而且后世的人也对此事争论不休。我认为虽然杀马谡是可惜了,但是军法无情,诸葛亮也是不得不为之。客观地说,马谡真的是一个人才,他在南征时能提出攻心为上的政策就充分说明了他的才智。可惜的是他的实战经验太少,难免会犯本本主义的错误。能运筹帷幄的人未必能临阵决胜。人才用得失当也会变成蠢材,马谡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如果诸葛亮不是那么急于要提拔马谡,而是让他更多地积累实战经验,(例如他可以让他参加街亭之战,但是不要让他作为统帅),将来马谡是必成大器的。但是马谡本身也做得很不好,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马谡能够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逃跑,那么也许诸葛亮不会杀他。但是他打败仗却又不主动承担责任,或者尽力减少军队损失,而是当逃兵,如果没有王平,都不知道蜀军的损失还要扩大到什么程度。古时对逃兵——特别是一个将军来说处罚是特别严的,基本上都是处死。即使诸葛亮想放他一条生路,恐怕也是很难的了。
在第一次北伐时魏延还曾经提过一个大胆的建议,那就是由他自己带领5000精兵和5000背粮兵从子午道袭击长安。他认为夏侯楙会弃城而走,而曹魏方面集结兵马大概需要20来天的时间。这样他可以利用城中留下的粮草作为军用,等待诸葛亮的到来。
有的人认为如果诸葛亮执行这个计划,那么也许就不会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了。也有的人认为魏延的计划过于冒险,虽有可能成功,但失败的可能性却更大。我作为一个比较保守的人,自然也认为魏延的计划不妥。
首先,魏延走的是子午道。虽然子午道是离长安最近的一条路,但是子午道崎岖难行,而且如果遇到栈道破坏的地方还得花时间去修复。后来曹真伐蜀走的就是这条路。但是走了一个月才走完他的一半。而魏延要在10天之内走出子午谷是相当难的。如果魏延在子午谷的时间太长,那么魏兵很可能就发现魏延在子悟谷内,达不到奇袭的效果。
其次,夏侯小子虽然无谋,但是他一定会逃跑吗?如果他们据城死守呢?夏侯小子无谋,难道他身边的人也无一定是无谋之人吗?即使他真会逃跑,难保他在逃跑时不会一把火将长安城烧了,给魏延来个坚壁清野,那么魏延他们吃什么?况且郭淮已经是雍挣刺史,那家伙的才能在汉中之役可是有目共睹的。他绝对不会和夏侯小子一起逃跑。那么魏延前有坚城后无退路,怎么办?
即使魏延侥幸能够打下长安,谁又能保证诸葛亮一定会在魏兵到来之前到达长安?魏兵从关东赶到长安一路都是平坦大道,而诸葛亮却要走栈道。如果诸葛亮不能在魏兵到达之前来到长安,那么魏延是死路一条,诸葛亮也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如果蜀汉是一个大国,那么魏延的计谋不妨一试,但很可惜蜀汉经过失荆州,败夷陵之后已元气大伤,虽然经过诸葛亮数年努力,但是要蜀汉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诸葛亮不肯采纳魏延的策略并非是胆小怕事,而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从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出发去思考问题。在三国中,相比较之下,蜀汉国力如此之弱,再也经不起任何的大败,否则别说是北伐,恐怕连在三国中立足都难。诸葛亮苦心经营那么多年才有10万大军,他是再也不能采取冒险主义了。
这次失败,马谡是当然要承担主要责任的,但如果不是诸葛亮用人不当,也许这次北伐是会成功的。因此诸葛亮上表自贬。赵云作为偏师主帅,作战不利,也受到了贬职处分。但是王平由于他的出色表现,特别“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而赵云所在部队,由于将士服从指挥,进退有度,损失不太重,因此特别给予赏赐。但我个人认为,赵云以少数之师牵制曹真主力而未遭大败,诸葛亮纵然要严明军法,对于赵云的处置是不是也太重了?
公元228年冬天,诸葛亮再次出兵,这次出兵的主要是走陈仓之路。但是很可惜曹真早已料到诸葛亮会这么做,因此早就派了能征惯战的郝昭来守卫陈仓要道。因此尽管诸葛亮出尽办法也不能夺取陈仓。由于诸葛亮所带粮食不多,只得退兵。谁知魏国这群人居然去追赶诸葛亮,想趁机捞一把,这可真是傻到了极点。诸葛亮的撤退不是溃退,而是战略撤退,是为了避免攻坚所带来的巨大伤亡而进行的撤退。而且即使是败退,例如街亭之战的败退,诸葛亮也是十分有秩序的。王双舍弃坚城,在同等条件下和诸葛亮作战,哪里是他的敌手,自然只有被杀了。
关于这次北伐,我认为没有什么好说的。主要是《后出师表》的真伪问题值得探究一下。我个人认为《后出师表》是假的。理由无非也就是老生常谈的那几条:把赵云的死亡年月搞错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过于低沉,不像前《出师表》那样高昂。而且《三国志》中也并未收录进去。最先见于东吴诸葛恪之手,而非蜀汉朝廷。
不过,《武侯春秋》的作者却认为后出师表是真的。理由如下:
1,情绪与前《出师表》不一致,这个是因为第一次北伐在有利的条件下遭到失败,使诸葛亮自己也会对北伐出现一定程度的忧心,但这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内子蜀汉朝廷内部。因为有些人对北伐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诸葛亮的忧心正是由于这些思想会对北伐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而起的。
2,《后出师表》虽然把赵云的死亡年份搞错,但是那只是《后出师表》伪造的一种可能性,还有的可能是也许是陈寿把赵云的死亡年份搞错,也许是后人抄错了名字,那个人并非是赵云。
3,《后出师表》在《汉晋春秋》和《资治通鉴》都有收录,可见此表不虚。
对于《武侯春秋》中所列出的理由中,我是无可辩驳的。但是我始终觉得《后出师表》并非诸葛亮所作。希望大家能够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后出师表》到底是真是假。也让小女子开开眼界
九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对陇右地区发起第三次攻击。主要目标是武都阴平二郡。这二郡处于魏国的边境线上,对蜀汉国防有着重大意义。后来邓艾灭蜀走的就是阴平小道。而武都则是蜀军出祁山的必经之路。雍州刺史郭淮本想阻止陈式攻打二郡,但却被诸葛亮率军阻挡在建威附近。郭淮自知敌不过诸葛亮,只得下令撤退,将二郡拱手相让。
占领二郡的意义除表现在国防上外,还表现在蜀汉朝廷内部中。这次的胜利,使得蜀汉内部人心大振,刘禅下令恢复诸葛亮的丞相之职。而且诸葛亮还修筑了乐城和汉城,作用也是巩固蜀汉国防。特别是乐城,既可以扼斜谷之守,又可作为东方之屏障。
公元230秋,曹真司马仲达率领大军分几路进攻蜀汉。而这几路的汇集点就是乐城,可见诸葛亮有先见之明。不过曹军由于遭逢连日大雨,行军一月却只走了子午谷的一半,结果由于魏群臣的反对而撤退。
虽然曹军出征无功而返,但是诸葛亮却在进行防御的同时派文长率军进入陇右,连接羌人,大败郭淮等人。
公元231年,诸葛亮进行第四次北伐。这次北伐与往常不同的是诸葛亮不再采取围城攻坚的战术,而是采取调出魏军主力进行决战,将之歼灭的战术。
不过很可惜,虽然此次出征曹真病危,但是明帝却派了一位比曹真厉害得多的将领——司马懿。
其实我个人对于司马懿可说是恨之入骨,那当然是因为我喜欢诸葛亮。不过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政治斗争中手段过于残酷(主要指曹爽事件),很多人认为如果他不那么做,那么死的就是他。但按当时情况来看,曹爽不过是个蠢材,即使有妙计也不懂得采纳,这样的人对他是构不成威胁的。不过,当从司马懿对付孟达造反之事以及在平定辽东之乱的战役中可以看出司马的确非曹真可比。诸葛亮这次可是将遇良才,棋逢敌手了。
不过,一开始时,司马还是失算了。他原本以为诸葛亮还像以前一样采取的是攻坚战。然而诸葛亮的打算是先野战,后攻城,先歼灭敌人的主力,再夺取敌人的城池。司马率大军而出,正中诸葛亮下怀。诸葛亮亲率大军迎战,把郭淮费曜等人打得大败,并趁机收取上桂麦子以资军用。此时司马方知诸葛亮来者不善并且已看出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于是高挂免战牌,不与之决战。真是不得不称赞司马之智,明帝之明啊。
诸葛亮为求战,于是假装撤退,希望能在运动中将其歼灭。然而司马只是远远地跟着蜀军撤退,并不与战。企图使诸葛亮的粮食消耗殆尽,自行撤退。但是魏军中能有此远见的又有几人,众将都觉得太窝囊,纷纷请求出战。司马被迫无奈,决定与诸葛亮决战。他让张郃率领一军围攻王平。自己率主力攻击诸葛亮。
王平的才干在街亭之役中是有目共睹的。张郃虽以六千之众攻三千之兵。但由于王平领导有方,而且所率领的又是由南中少数民族组成的无当飞军,英勇善战,张郃一点便宜也没占到。而司马与诸葛亮交战下来损失了“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并且有三千人战死。因此曹家二人只得再次坚守不战。两军坚守到六月,诸葛亮的粮食补给出了问题。由于六月是山洪暴发的季节,因此李严云粮出了问题,不能把粮食及时送给前线,于是他派人假传圣旨,要诸葛亮退兵。
本来司马的策略是要诸葛亮无粮自行退兵,他要是静下心来等诸葛亮回到汉中然后回朝请功就好了。但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这次被诸葛亮打得大败觉得没面子,想趁撤退之机捞一把挽回面子呢还是想立个大功让自己脸上有光,总之他作出了追击诸葛亮这样一个大错特错的决定。
已经有了王双的前车之鉴,司马懿还要追击诸葛亮,结果只能是自讨苦吃,只是可惜了张郃了。这个曹魏的名将就这么枉死在诸葛亮的新发明连弩之下……实在是可惜可惜。(讨厌司马的又一原因)
当诸葛亮撤退回来的时候,李严却想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他对后主说诸葛亮撤退是诱敌之计,这样可以免去后主追查退兵的原因。对诸葛亮说军粮丰饶,这样可以免去自己运粮不力之罪,想杀运粮官,就是想灭口,好让死无对证。
然而诸葛亮最讨厌欺上瞒下之人,怎么可能不追究。他把李严前后的书信拿出来,结果李严遭到了免职处分。
公元233 年,诸葛亮再次北伐。也许是诸葛亮自己年纪大了,想尽快占领凉州地区。这次北伐的规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大,汉中10万大军全部出动。而且联合孙权共同夹攻曹魏。显示了他对凉州的必得之心。
此次北伐,诸葛亮走的是褒斜道,目标直指眉县。目的是:寻找司马的主力决战。如果司马不出,则自己就在眉县一带屯驻,切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这样时日一久,夺取陇右就容易多了。
明帝此次抗蜀,命令司马不得出战。司马认为诸葛亮如果西出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然而郭淮却认为如果诸葛亮西出五丈原,魏军才是真正的危险。因为如果诸葛亮那样做,就会攻占北原,切断了陇右与关中的联系,这样魏军就会处于不利之地,不得不与诸葛亮决战了。经过郭淮的提醒,司马恍然大悟,抢先占领有利地形,使诸葛亮占领北原的计划失败。
虽然司马继续坚守,但诸葛亮早已料到这一招。所以他早就已经做好了长期相持的准备。他命令兵士在渭水屯田,用木牛流马运来大批军粮,以解决以往由于粮食问题造成的失败。
但是毕竟诸葛亮年纪已大,又日夜为蜀汉操劳,日食不过数升,岂能长久呢?难怪司马在听到诸葛亮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后说:亮将死矣”。
司马真是料事如神!!!果然在当年的八月,诸葛亮就病倒了。诸葛亮选了蒋琬,文伟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为了保持蜀汉的军事实力,诸葛亮作出了退兵的安排。然而诸葛亮却并没有想到在自己死后,居然会发生南谷口伙拼事件!!!
很多批评诸葛亮的人说诸葛亮公报私仇,借杨仪之手除掉魏延。这根本就不可能!!!首先,诸葛亮在安排退兵事宜时魏延在前线,离诸葛亮很远,诸葛亮也许是来不及将他招回。其次,魏延与诸葛亮向来对于北伐意见不同,难保他不会认为展现自己才华时机已到,当时诸葛亮哪有多余精力来慢慢对魏延说教?再次,如果魏延与杨仪在这时候吵起来,诸葛亮哪有精力来平息二人的纷争?因此诸葛亮不招魏延讨论退兵事宜,一是时间有所不及,二是为了退兵部署可以顺利进行,并非背着魏延搞小动作。
再说,诸葛亮如果要除掉魏延也不必选在退兵之时。失去主帅的军心极度不稳,诸葛亮是为了保存军事实力才做出退兵安排的。如果在这时候军队内部火拼,不正给了司马一个将蜀军全军歼灭的好时机吗?诸葛亮用了半生的心血来治理蜀国,怎么可能舍得让蜀汉悔于一旦!!!而且当时诸葛亮早已说了如果魏延不听的话,军便自发,丝毫没有要处斩魏延的意思。如果杨仪真是为了大局着想,那么就很可能再上演一出将相和。可惜文长违背军令,正好给了杨仪小人一个绝好的借口,他不但杀了魏延,还灭了他三族,公报私仇,这种小人,怎么可能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诸葛亮可谓识人矣!!!
后来也有人说诸葛亮在杨魏二人争吵时篇帮杨仪,压制魏延。这怎么可能。史载诸葛亮“常恨二人之不平,不认有所偏废也”此二人一个善战,一个对于军粮问题斯须便可解决,都是北伐不可或缺的人才。诸葛亮不认有所偏废,证明了诸葛亮用人并不求全责备。况且诸葛亮在世时,二人只是意气之争,对于北伐事业还是尽心尽力的。如果诸葛亮罢黜不用,才是求全责备的表现呢!!!还是陈寿说得好:魏延杨仪“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十 报国还倾忠义心
陈寿在诸葛亮评传中说:诸葛亮理民之才优于将略,显然陈寿对于诸葛亮治理蜀汉是予以肯定的。综观诸葛亮的政治生涯,也的确是在智力国家方面表现得很优秀,诸葛亮治理蜀汉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1,发展经济。首先在封建社会里,农业乃是立国之本,发展农业,水利是一项很重要的工程。为此,诸葛亮派专门的堰官,带领1200名士兵去保护和利用都江堰。并且修筑九里堤。据《成都志》记载:"九里堤在县西北,堤长九里,故老相传,诸葛亮所筑,以捍水势。"另外,还有两件事还可以证明诸葛亮确实曾修筑九里堤,一个是《成都府志》的记载,另一个则是1980年夏四川三台县在整理馆藏古代字画时发现的一张"丞相诸葛令"碑拓片。碑文是"丞相诸葛令,按九里堤捍护都城,用防水患。今修筑竣。告尔居民,勿许侵占损坏。有犯,治以严法。令即遵行。章武三年九月十五日"
其次,粮草对于行军打仗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减轻国家负担,诸葛亮在前线实行军事屯田。主要的区域有:汉中地区(汉中是蜀汉北伐的前线,也是蜀汉的战略后方和根据地。因此,汉中地区除了由普通老百姓所进行的耕种外,还有一些可能由休整士兵及其家属所进行的类似军事屯田的耕种),赤崖地区,黄沙地区以及武功水流域。
第三,蜀汉的盐铁业是很发达的。先说盐业:那里的盐多为井盐和池盐。在刘备入蜀前,益州的盐业是由民间经营的。而刘备入蜀后,重新实行盐业官营政策,设置盐府,由司盐校尉任盐府最高长官。第一任的是王连,而继王连之后,诸葛亮又任用岑述担任此职,而且还经常到生产现场进行考察和指导。而铁业也是一样。刘备在占领益州之后,设置司金中郎将,负责农具和兵器的制作。而诸葛亮对于农具以及作战的器具更是要求严格。
第四,蜀锦名闻天下,也是蜀汉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蜀汉专门设置锦官,这说明了蜀汉政权对丝织业的重视。魏吴两国也经常到蜀地购买丝织品。蜀汉灭亡时,府库里还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从而证明了蜀汉丝织业的发达。
第五,稳定币值。刘备刚进入益州时,由于益州经过连年征战以及军士在攻下成都后都跑到府库中去争夺宝物而使得国家财政发生严重危机,在刘巴的建议下,刘备一方面发行大量货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而另一方面却运用行政手段不许物价上涨,在短期内使蜀汉的财政迅速好转。但是,行政手段能压制一时,不能压制一世。但是我们却没有从史书上看到有关蜀汉由于货币流通量增大而导致物价飞涨的记载,可见,诸葛亮刘备等人在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货币流通量虽然增大,但是物价依然能够保持稳定。这说明蜀汉的领导者在稳定币值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确实是很大的。
2,厉行法治,实行教化。儒法并用,严而不苛。例如,李严因假传圣旨而被罢免,但却继续任用其子李丰为江州都督。向朗因包庇马谡而被诸葛亮罢免官职,从前线遣返成都。但他的侄子向朗却得到破格提拔,在蜀汉国防系统中担任重要官职。他非常小心地选择正直公平的人来担任狱政工作,反对官吏任凭个人喜好“专持生杀之威”,要求执法人员“喜不可纵有醉,怒不可戮无辜”。由于他赏罚明确,因此被法的人始终心服口服。李严虽然被废,然而其子李丰却能得到重用。由于诸葛亮用心平而劝戒明,因此被罚的李严廖立在诸葛亮死后都万分悲痛。诸葛亮执法,还有一条封建统治阶级难以实行的思想:不搞株连所以虽然诸葛亮法令严苛,但是却并非残酷之人。“诸葛亮执法,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几十年来的弊病,居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得到彻彻底底的改善,即使只算他治蜀的功绩,诸葛亮的伟大,已经是无可比拟的了。
3,任用贤能。不少人批评诸葛亮不会用人,以至日后蜀汉人才缺乏,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事实上,诸葛亮所任用的姜维费文伟蒋琬等人皆是一时之选,蒋琬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而费文伟的工作能力更是超群,军国大事虽多,但是他却依然能在处理完军国大事后有时间娱乐。早在出使东吴时孙权就说他将来必定担当蜀汉大认。而董允协助刘禅屏除奸邪,进言纳谏,连刘禅都惧他三分。五次北伐,最严重的粮食问题,只要是在杨仪的规划下都能非常迅速地解决困难。而张嶷马忠治理南中甚得诸葛亮之风,他们死后,南中的少数民族都为他们立庙供奉。而王平虽然出身行伍,大字不认识几个,但是他在街亭之战中的表现的确出色,在诸葛亮死后,曹魏曾经再次攻打蜀汉,汉中前线各军团陷入恐慌,惟独王平镇定自若,坚守城池,最终曹爽无功而返。而邓芝更是出色的外交人才,连孙权也对他称赞不已。因此诸葛亮不会用人之说从何而来?再者,诸葛亮能培养的接班人最多只能是第二代第三代,哪能培养永远的接班人?文伟死后,只剩下姜维独撑大局,刘禅又不信任他,才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还是王安石说得好:“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4,结好孙权,争取外援。诸葛亮承认了孙权领有荆州这一事实,和孙权结好,使蜀汉的东边处于相对安全,使北伐解除了后顾之忧。后来孙权称帝,蜀汉群臣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应该断绝与孙权的盟好。然而诸葛亮却从大局出发,认为孙权早有潜逆之心,如果此时与其闹翻,蜀汉会再次落入以一敌二的境地,因此派陈震前去交好孙权,祝贺他称帝。诸葛亮这样做,可真是相当具有政治眼光的。
5,革新政风,提倡清廉。诸葛亮不但身体力行,而且要求朝廷官员都这样做。文伟邓芝等人都相当节俭。在陈邸出现之前,蜀汉始终保持着清廉的政风。
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效。蜀汉立国到灭亡,只发生了两次农民暴动,诸葛亮对外用兵如此之多,而农民暴动却如此之少,足可以证明诸葛亮采取的政策是多么的宽容。蜀汉官吏清廉,以身作则,对于减轻封建压迫有利。不仅陈寿对于诸葛亮的治蜀成效予以肯定,当代史学家范文澜也是如此,他说:“他在主观的努力上,确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凡是封建阶级可能作到的较好的措施,他几乎都做”因此,“他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中是最有条理的一国”。诸葛亮的理民之才的确在封建社会里面是至高无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