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儒”与“道”
(0 次评价)3638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 国演义 》 “ 儒 ”与 “ 道 ” 刘 士林 究竟怎样才能正确 地理解和把握一部作品的 主题思想 , 这确乎是 一 个 需 要重新加以 思考的问 题 。 过 去 的方法基本上 可用 章学诚的 “六 经 涛史 ” 来 概括 , 即 不再把古典文 学作品看作 “ 宗经 ”、“载道”、“ 微言主义 ” 的 “ 经 文 ” , 而是看作是对 具体的社会形态和历史关 系 的文学表现或再现 。 也 就 是专注 于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来解读文学作品 , 这比起从封建 伦 理教化的角度 , 自然是有极大进步意义 的 。 它认为作者的思想主题都蕴 含在作品中 , 反过来 , 作品也 真实记载和表现 了作者的社会和 所处 的时 代 。 但这里面也有问题 , 即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为其主人公所代表)并非 就是作家的思想 。 作家经常控制不了其作品的内在运行 。 伟大的作品 自成一体 , 它的思想主题更是蕴藏在作品的 “ 内部 ” , 蕴藏在作品的叙事 结构中 。 从作品的叙事分析中 , 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一 部作品的内在 价值 。 在中国几 部著名的古典小说中 , 我是最喜欢读《三国演义》的 。 《红 楼梦》脂粉气太浓 , 《水浒传》过于世俗化 , 《西游记》义堕入神魔一途 , 都 不如三国中充满理想主义 色彩 、 充满阳 刚精神 , 充满知识者 的智慧和才 气 , 写 的又是一番天翻地覆的英雄主义事业 。 但对它的主题思想 , 却一 直对几种说法难以认同 , 尤其是儒家说 。 《三国演义》的 褒刘抑曹 , 匡扶 汉统 , 使很 多人都把其主题思 想看作是儒家的 。 其实这很不确切 。 因为 这部书的道家思想也非常浓郁 。 首先要声明一点 , 本文无意再重提或创 建 什么道家说 , 而 只是希望从叙事学 的角度 , 把人物作为符号 , 考察一 下其逻辑运行规律 , 表达一下笔者对《三国演义》的一 些想法而已 。 因 为 , 任何主题研 究都受 “本质主 义”的规定 , 都带有极大的主观性 和独断 论性质 , 从而也就很难真正进入作品构成的 “ 客观的 ”符 号世界之中去 。 《三国演义》的道家色彩确乎非常浓郁 。 首先就是那首千 古绝唱的 “卷首 词 ”: 510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魏武帝
于 2017-07-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3 , Processed in 0.42738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