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纵横风尚与《三国志通俗演义》
(0 次评价)4165 人阅读0 次下载
「 车了卜思价二~ 一二一一 魔夕 ~ “ 一 一七定砂 、令 联心 = : 一一 { 一 一=- 二二二理,竺二二比片袋 ;卜。 乱世情怀 : 纵横风尚 与 《 三 国志通俗演义》 张靖龙 内容 提要 : 《三国志通 俗 演义》所描 述 的汉末三国和 小说 形 成 的元明之际 , 其多元的社会 形 态 与纵横思想盛行 的战 国具 有很多的相似性 , 人们的价值观念 、 思维 方式 、 行为规范 自然染 上浓重的纵横色彩 , 这 也 必然在作品中留下显著 的印记 , 而研究界对此 似 未 给 予 应有 的重 视 。 本 文从 自为进取 、 争利求名 、 顺时乘势 、 藉权贵因 、 朝秦暮楚 、 崇计 尚诈等纵横家的基 本特征 出发 , 从 新 的视角探讨 小说崇尚纵横的乱世情怀及其文化意蕴 。 “文 变染乎世情 , 兴废系乎 时序 ” 。 天 下一 统 , 儒学 为尊 ; 末世大乱 , 纵横为贵 。 纵横 , 人称乱世之学 。 战国之时 , 儒术之士 弃捐于世 , 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 , 甚至 于 “世 人多不言国法而言纵横 ”。 (三 国志通 俗演义》卷首云 : “ 晋平阳侯陈寿史传 , 后 学罗本贯中编次 ” (嘉靖元年刊本 。 以下引 文 均据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 0 年排印本 , 仅 注 页码) 。 所说 “ 史传 ” , 即为小说的原型母 本《 三国志》 , 它所记载 的汉末三国情况与 战国颇 为相 似 , “ 豪雄角逐 , 分裂疆宇 , 此 与周 之末年七国分势无异 ” (《三 国志 ·袁 术 传》注 引《 魏书) ) 。 “ 家挟殊议 , 人怀异计 , 故纵横者数披其胸 , 狙诈者暂吐其舌 ” (《三 国志 · 却正传》) 。 而 小说形 成之际的元末 , 恰逢大乱 , “ 逐鹿之夫 , 所在都有 ” (《明史 纪事本 末 · 太 祖平汉》) 。 人们的价值观念 、 思维方式 、 行为规范受到纵横思想的很大影 响 , 在 出现 种种有违常规 的生存景 观作品 中 , 凸显实用理性精神等纵横之气 , 也就不 足为 奇了 。 纵横家大抵不愿 为传统的思想观念所 约 束 。 他们以强烈 的主体意识审视世界 , 高度 自尊 , 充满自信 ; 也以主体的姿态积极投身 现实 , 自为进取 , 锐意功 利 。 “ 危邦不人 , 乱邦不居 。 天下有道则见 , 天下无道则隐 ” 。 小说中所写的崔州平一类纯儒 , 身逢汉末乱 世 , 往往 “ 无意于 功 名 ” , 退藏于野 , 与权 势者保持相当距离(P 36 1) 。 而纵横家则认 为儒家的此类作风乃 “ 自复之术 ” , “ 非进取 之道也 ” , 早先的苏秦总是宣称自己是 “进 取之臣 ” , 一 心辅佐有为之主建功立业 。 也 就是说不管天下有道无道 、 危邦乱邦 , 只要 有用武之地 , 便在所不辞 。 (三国志通俗演 义》中则描写道 : “ 群盗四方如蚁聚 , 英雄 万里皆鹰扬 ” (P 363) , “ 家家欲为帝王 , 人 人欲为公侯 ” (P393) 。 社会的大动乱 , 恰 好为纵横风尚大行于世提供了现实条件 : 安 危之思不能去心 , 身家之念弥切 , 自有靠近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2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8:11 , Processed in 0.46067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