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
国第十一届
《三
国演义
》
字市研i可 吕综述
·
雷勇
·
由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与汉中师范学院联合发起的
“
中国第十
一 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
,
19 9 7
年H月
2
日至
6
日在陕西 省汉
中市举行
。
来自全国2 0个省市的
10 0
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
日
本
、
韩国也各有
2
名学者与会
。
共提交论文 7 0余篇
。
现将本次讨论
会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
一
、
世纪之交《三国演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在古代几大名著中
,
《三国演义) ) (
以下简称《三国) ) )成书最早
,
研
究的历史也最长
,
尤其是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
《三 国》研究已成为
古代小说研究领域 的一个热点
。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
,
本世纪的《三
国》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
在世纪之交
,
回顾
和 总结以往的研究情况
,
对今后 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
陈年希认为
,
本世纪 的《三 国》研究有两次高潮
,
第一次是在二十
年代到四十年代
,
第二次是在
1983
年
、
1 984
年以后
,
这两次高潮对
以后的研究有如下启示
:
要对研究的历史有一个好的把握
;
要对过去
的学术思想
、
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
了解前人研究的背景
;
要重视发掘
材料
,
同时 要对以往 的材料重新审视
;
要用现代意识研究
,
兼用东西
方理论
,
中西贯通
。
胡世厚先生在对本世纪的研究状况做了全面评述
后 指出
:
进人二十一世纪
,
《三 国》研究必须有利于今天 的文学创作
,
更要 有利于经济发展
。
罗德荣则提出
,
要
“
以当代意识反观《三国1 ’’
,
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
:
一是站在新的时代高度
,
对《三 国》的文化内涵
进行全面
、
深人
、
系统的探究
;
二是以当代人的科学精神
、
科学悟性和
思辨力
,
对《三 国》进行全方位的重新审视
;
三是从当代社会的需要 出
发
,
做广泛的应用性研究
。
胡文彬提出
,
学术研究要打倒中国无形的
“
墙
”文
化
,
对国 内而言
,
就是要打破封闭
,
开放思 想
,
捐 弃前嫌
,
加强
一
一
2 2 8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