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正统观念与《三国演义》
(0 次评价)3330 人阅读0 次下载
复旦学报(社 会科学版)一九八五 年第六期 文史杂议 正统 观 念与 《三 国演义 》 赵克尧 众所周知 , 在《三国演义》中; 罗贯中刻划的曹操是篡汉的逆臣 , : “乱世 的好雄 ” , 而 刘备则是扶汉的真主 , 拨乱的雄杰 。 书中处处以 “汉 贼”垢骂曹操 , 以 “帝 胃” 赞誉刘 备 , 其封建正统史观昭然可见 。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 , 既然罗 贯中认可《三国演义》 (应是 《三 国志通俗演义》 ) 是 “编次”“陈寿史 传”的 , 理当按陈寿的三国正统史观 进行 创 作 。 可陈寿的史观却是帝魏伪蜀的占魏蜀吴鼎足而立 , 汉献帝被废 , 三国君主先后称帝 , 理应各为其君立《纪》 。 陈寿却厚此薄彼 , 只给魏帝立本纪 , 吴主 、 蜀主虽称帝却载入列 传 。 其视魏为正统 、 吴蜀膺伪 , 岂非昭然若揭! 陈寿还将刘备称帝的国号—汉 , 擅改为 蜀 。 汉之国号含有以继汉统的涵义 , 刘备以宗室身份 , 自认正统所属 。 但陈寿否认其为汉 统 , 故称刘备为先主 。 诚如元初理学名臣姚隧所说 :“陈寿晋臣。 晋受魏禅 , 不敢帝汉而 臣魏 , 故不日汉 , 日蜀 , 谓昭 烈父子为先主后 主 。 ” 陈志(陈寿《三国志》 , 下 同) 既然帝魏伪蜀 , 那么 , 取材陈志的《三国演义》为什 么在正统观方面发生易位呢?有人认为其原因盖出于民间的爱憎驱使 , 引证北宋苏东坡 《志林》记载 : “途巷 中小人薄劣 , 其家所厌苦 , 辄与钱 , 会聚坐听说古话 , 至说三 国 事 , 闻刘玄德败 , 频整眉 , 有出涕者 , 闻曹操败 , 即喜唱快 。 沙 这反映了北宋已有三国 故事演唱 , 而且内容已具拥刘反曹的主旨 。 拥刘反曹与帝蜀膺魏是有内在联系的 , 但并非一事 。 刘备因其施行仁政 , 为民所拥 , 曹操则因好诈 , 为民所憎 。 刻划人物偏重道德感情 , 无从得见帝蜀伪魏的正统史观 。 爱憎 属于感情范畴 , 正统观念属于封建史观范畴 。 如把文艺上的爱僧移情说视为正统观 , 岂非 把对人的善恶反映同王朝的天命归属等同起来了 。 唐初立国 , 继承隋统 , 并不因场帝是暴 君 , 就不承认隋是正统所属 。 故 《三国演义》的 “正 统说 刀 不应从民间的爱憎移情说入手 探讨 , 而应从封建史学家的史论着手考察 。 那么这部历史小说的正统论为什么却与 《三国 志》无关呢 , 原来 , 陈志行世以后 , 封 建史家对其正统观持两种不同看法 , 一种赞成 , 一种反对 。 《三国演义》就是采纳了后一 种三国史书或史观作为依据的 。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撰写了一部名为 《汉晋春秋》的史书 , 其动机是想把陈寿的帝魏伪 蜀正统论颠倒过来 , 《晋书 · 习凿齿传》说该书 “起汉光武, 终于晋憨帝 。 于三国之时 , 蜀以宗室为正 , 魏武虽受汉禅晋 , 尚为篡逆 , 至文帝(司马昭)平蜀 , 乃为汉亡而晋始兴 焉 。 ” 习凿齿之《汉晋春秋》视刘备即位为承汉之统 , 贬魏为僧伪之君 , 故以蜀汉纪年 , 蜀汉亡 , 汉 统斯绝 , 晋统继立 , 这就排除了魏统 。 唐朝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 《史通》里也有类似看法 。 认为 “曹公之 创王业也 , 贼杀母 ‘ 10 3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2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3 , Processed in 0.39383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