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以当代意识反观《三国演义》
(0 次评价)3577 人阅读0 次下载
19 98年第6期 以当代意 识反观 《 三国演义 》 罗德 荣 内容提要 本文阐明以当代意识 反观《三国演义》的重要性 , 并主张要从以 下三个方面着眼 和入手 : 一是以 当代人的科学精神 、 科学的悟性和思辩力 , 对《三国演义》进行全方位的 重新审视 , 放眼世界 , 扩大视野 , 自觉吸收各个学科领域中新的理论思维成果 , 开辟多向多元的思维格局 , 开 启洞观 木 质的 “ 第二视力气 二 是站在新的时代 高度 , 对《三 国演义》的文化内涵进行全面 、 深入 、 来 统的探究 , 从 建构新文化的 宗旨出发 , 紧密联 系现代社会 生活 的实践 , 消化传统 、 利用传统 、 推 陈出 新 ; 三是从当代社会的需要出发 , 对《三 国演义》做广泛的应用 性研究 . 采集进步的有益 的文化成 分 , 不断丰 富 、 完善 、 建构新时期的丈化结 构体制 。 关键词 三 国演义科学精神文化探究应用研究 世界上优秀的文学 作品 , 从来都是 时代性 与超 时 代性的统一 。 它们不仅属于产生它们的那个时代 , 而 且永 远属 于它 们产生之后的 所有时代 , 既属于过去 , 也属 于今天和未来 。 正像人们经常征引的克罗齐的一 句 名 言所说的那样 :“ 一 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 实际 上就是告诉 我们 , 在 最准 确意义上的阐释历史 , 都必 然具有阐释者的时代精 神在 , 具有阐释者的人文性 格 在 。 因此 , 以当代意识反观历史 , 也 就成 为研究 文学 史 , 研究历代文学作品的一条重要 原则 。 《三 国演义》的研究 , 当然也 不例外 。 那么 , 究竟应当如何以当代意识 来反观《三 国演 义》呢?我想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 : 一 是以当 代人的科学精神 、 科学 的悟性和 思辨 力 , 对《三国演 义》进行全方位的重新审视 ; 二是站在新的 时代高度 , 对《三国演义》的文化内涵 进行全面 、 深入 、 系统的探 究 ; 三是从当代社会的需要出发 , 对《三国演义》做广 泛的应用性研究 。 当代人的科学精 神 、 科学的悟性和 思辨力 , 是研 究 者超越时代 、 穿透古今 , 站在新 的时代高度 , 反观历 史的锐利的解剖刀 、敏锐 的 X 光仪 。 借助它们 , 才能洞 察作品 , 透过现象直达本质 ; 离开它们 , 所谓以当代意 识反观《三国演义》 , 只能望洋兴叹 。 宁宗一 先生曾引 述过法国伟大 小说家巴尔扎克 在《驴皮记》初 版序 言中的一段 名 言 : “ 在诗人或确 是 哲学家的作 家那里 , 常常发生一种不可解 释的 、 非 常 的 、 科学难以阐 明的精 神现象 , 这是一种第二视力 , 它 使他们在各种 可能出现的境况 中猜 出真象 , 或者 说 , 这是一 种我说不清楚的力量 , 它把他们带到他们应该 去 、 愿意去的地方 。 他们通过联想创造真实 , 看见需要 描写的对 象 , 或者是对象走 向他们 , 或 是他 们走向对 象 。”他 指出 :“ 巴尔扎 克在这里论述的 , 无疑带进了不 少神秘主义的成分 , 但我们似不宜就因此将其视为缪 说 , 其中 ‘第二 视力 ’ 一说 , 是一个很深刻的艺术见解 。 他的 ‘第二视力’ 的发现 , 正是揭集出洞观者所独具的 那种洞察力 , 那种透过现象直达本 质的能 力 。 这里 , 宗一先 生 所强调 的被 称为 “ 第二视力 ” 的 “ 那 种洞察 力 , 那种透过现象直达本 质的能力 ” , 正是我们所呼唤 的当代人的科学精神 、科 学的悟性和思辨 力的集 中体 现 。 当代意识渊源于合理 的当代科学知识结构 , 是一 种开放的意识 。 它应当突破传统的研究方式和方法 , 放眼世 界 , 扩大视野 , 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的新科学 、 新 思潮 、 新文化 , 以形成征个研 究者独具个性 的科学精 神 、 科学的悟性和思 辨 ‘了 。 研究思维的贫困 , 就其根本 点来说 , 实质上是理 论的贫困 。 作为研究者 , 必须不仅 仅只是从 文学本身 , 而且 也从文学之外广泛 汲取 营 ( (金瓶梅三女性透视>序》 , 罗德 荣著《金瓶 梅三女性透 视》 , 天津大学出版社 1 9 92 年版 , 第 3页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2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8:11 , Processed in 0.41638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