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夷陵之战的几个问题
(0 次评价)3836 人阅读0 次下载
夷陵之战的 几 个问题 任 昭 冲 夷陵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的著名战例 . 长期以来 , 从《三国演义》上知 道它 的 不 少 , 但从历史角度研究的却不多 , 似乎无疑 点可探了 。 这种状况近年才有所改变 。 笔者 现参照史料 , 也谈谈浅见 , 请专家 、 读者指 正 。 一 、 双方今战兵力和 “ 以少胜 多 ” 的问皿 蜀汉 、 孙吴在夷陵之战 中的兵力 , 近年 有些 同志发表了看法 , 对孙吴参战兵力无歧 义 , 即陆逊所率兵五万 , 加之步鹭率去益阳 (今湖南益阳一带 )的偏师万人 , 共为 六 万 . 而对蜀汉兵力 , 分歧颇大 。 如李赓序认 为 , “ 这次战争 , 蜀军的损失十分重大 , 伤 亡和逃散的共有几十 万人 ” (《古代著名战役 · 葬咬之战》 . 中华书局198 2年版) 。 蒋福亚说 ,“ 双 方的兵力大体相当 , 陆逊的兵力还可能稍多 于刘备 ” (《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 《光明日寸 助 107 9 年9月4日) . 杨东梁针对蒋文 , 发表了 《夷陵 之战确系以少 胜多》(《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08 0 年第2期) , 认为 “ 大约可以推算出刘备投入 夷陵之战的总兵力 当在十万人左右 ” . 蜀汉参战兵力 , 《 三国志》提及的有 : ‘ 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 , 刘备奔走 , 仅以身 免 , (《孙权传) ) ) ; “ 土崩瓦解 , 死者万数 ” (《油逊传) ) ) , “杀 其兵八万人 , 备仅以身免 ’ (《刘哗传》注引《溥子) ) ) : . 刘备支党四万人 , 马二 、 三千匹出柿 归 ” ( ( (文帝纪》注引《魏书》) 。 虽各说不一 , 以上史料即使不除去夸 张成 分 , 也只能断定在十万以下 我们常说的军事上的 ‘ 以少胜多 ’ , 虽 无具体数量比例的规定 , 但往往指的是双方 力量悬殊 , 有着成倍 、 数倍 , 乃 至数十倍的 差距 。 如昆阳之战 、 官渡之战 、 赤壁之战都 在五倍以上 , 成皋之战也有四倍 . 而夷陵之 战中的蜀汉数万兵力 , 与孙吴出的兵确实相 差不大 , 肯定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 似觉 不当 。 两军交战 , 兵力不可能恰恰对等 , 如 果凡是数量少的一方获胜 , 皆冠之 “ 以少胜 多 ”, 那就不是军事上常说的 “ 以少胜多 . 了 。 这样 , “ 以少胜多 ” 便成了纯加减法的 结果 , 从而会失去表述战争的意义 。 因此 , 我认为 , 最好不要说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 。 二 、 关于 “ 树栅连营七百里 ” 和 “ 连困至支陵 ’ 不少人将此理解为 “ 从巫峡至夷陵之间 设置了几十个军营 ”。 自古以来 , 对刘备连营 七百里 , 未见有人怀疑过 。 刘备真有那么 愚 蠢 , 会将几 万兵撒在几百里长的一线上 , 而 不将主力带到作战地区吗?若果如此沿途丢 兵 , 到了夷陵(今湖北宜昌境) 、 玻亭 (今 湖北宜都北) , 所剩应无几 。 但 陆逊 反 击 时 , 明明在琉亭 、 夷陵一带攻破蜀军四十余 营 , 又在附近的马鞍山击杀蜀军 “ 万数 ” (《三国志 · 蜀书 · 刘备传》和《吴书 · 陆逊传》) , 可见刘 备军主力是开去唬亭 、 夷陵前线的 。 其实 , 所谓 “ 树栅连营 ” , 类似曹操在 关中地区进攻马超 、 韩遂等时做过的 “ 连车 树栅为甫道 ” ( ( (三民乡魏扮武帝纪》) , 不过 是蜀 军开辟的一条运输线而已 , 这里的 “ 营 ”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2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8:07 , Processed in 0.42546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