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略论陈寿《三国志》迴护司马氏──读赵翼《廿二史劄记》有感
(0 次评价)5579 人阅读0 次下载
史学新论 《祖啥 学刊》 年第期 略 份 陈 寿 《三国 志 》迥护司 马 氏 — 读赵翼《廿二史答记》有感 口王炳屠 《三国志》是 中国古代的一 部史学名著 , 但也受 到后 人的批评 , 主要有三一是挟私 曲笔二是尊魏 为正统 , 迥护司马 氏三是 “失之过略” 关于挟 私曲 笔 , 古今已有许多学者作 过辩诬 , 本文不加 赞叙 , 而 仅就迥护司马氏一事略加辩释 。 最早提 出陈寿《三国志》迥护司马 氏间题的是唐 朝的刘知几 。 《史通 , 直书》说 “按金行 在历 , 史 氏尤 多 。 当宣景开墓 之始 , 曹马构 纷之际 , 或列营渭曲 , 见 屈武虞或发使云台 , 取伤成济 。 陈寿 、 王隐咸杜口无 言 , 虞预干宝 、 各栖毫而康述 。 至习凿齿 , 乃申死葛走 生达之言 , 抽戈犯哗之言 。”而 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人 赵冀 。 《廿二史创记》卷六《三国志多迥护》诸条有系 统地指责陈寿对司 马氏 “ 迥护过甚 ”, 并举出十余事 作为例证 。 从此 , 陈寿迥护司马氏几乎成了定论 指贵陈寿迥护 司马氏的第一个间题是《三国志》 尊魏为正统 。 确如赵氏所指责的 , 陈寿于魏帝称帝 , 蜀帝称先主 、后 主 , 吴帝称名 , 是承认曹魏为正统 按 司马 氏本属魏臣 , 是篡夺了曹 魏政权而建立晋朝 的 , 其统 治者 自然要承认魏朝正统 , 蜀 、 吴伪朝这 从王 沉 的《魏书》就反 映出来 , 王沉于魏帝称帝 、 蜀帝 、 吴 帝则称名称贼 。 陈寿以蜀国的降人而入仕于晋 , 自然 不可能也不敢 去违背西 晋统治者的正统观 念 , 何况 结束分裂而统一中国的是 晋朝的统治者 。 陈寿《三国 志》问世后 , 对其尊魏为正统本无异议 , 直至东 晋偏 安江左 , 君 弱臣强 , 习凿齿疑心植温将要落位 , 才在 其所著《汉晋春秋》中创议薄蜀汉为正统 《晋书 , 习 凿齿传》载 “是 时温舰砚非常 , 凿齿在郡 , 著《汉晋春 秋》以载正之 , · 于三国之时 , 蜀以宗室为正 , 魏武 虽受汉禅晋 , 尚为篡逆 ··一 。” 其意为三国中曹氏夺 汉是篡逆 , 不能算正统 。 司马氏世为汉臣 , 夺魏是为 汉家报仇 , 其继承的是汉朝的正统 , 不属 篡逆 。 这种 理论本来就是强词夺理 , 幼稚可笑的 , 故在很长的一 段 时间里没有 引起什么反映 。 到北宋司马光编《资治 通 鉴》还 是尊魏为正统 。 后来宋室南渡 , 偏安江左为 了巩固这个动荡 的政 权 , 朱熹等一些讲道学的士大 夫才再次 倡议尊蜀汉为正统 , 其理念影响深远 , 多为 后代的士大夫所接受 , 并以此来非议陈寿我 们认 为正统本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封建统治者用 来强调其政权是受命于天 , 合理合法 , 完全是为封建 政治服务的一种理论 。 在分裂割据时期 , 要承认哪个 王朝为正统 , 是根据 当代封建统治者 的政治需要来 决定的 , 绝对不是衡量一 部史书好坏 的准则 , 用以非 议陈寿《三国志》是没道理的 。 其二是《三国志》有关汉魏和魏晋禅让喜剧 的记 载 , 认为是 为后代作俑赵翼说 “ 自陈寿 作《魏本 纪》 , 多所迥护 , 凡两朝革易之际 , 进 爵封国 、 赐履剑 、 加九锡 , 以及禅让 , 有 诏有 策 , 竞成 一代书法 。 以后 宋 、齐、 梁 、 陈诸书悉奉为成式 , 直以为作史之法固应 如是 。” 首载禅让故事的并 非陈寿 , 而是班固 。 班固 在《汉书 · 平帝纪》虽无记载禅让的诏 书 、 策文 , 但在 《王莽传》中记载了王莽封安汉公 、 赐九锡 、 为摄皇帝 的全过程 , 于文比《三国志》为繁 。 同时 , 从裴注的引 书 看来 , 王沉《魏书》 、 鱼誉《魏略》诸书先间世 , 均有 记载 汉魏的禅让 , 《三国志》所载与这些书比较 , 可以 说是删萦就简了 。 如 陈寿记载汉魏禅让所引用的册 文有余字 , 而裴注 引《献帝传》所载的诏 书 、 册 文 、 劝进表等 , 其文萦于陈寿有几十倍可见首载禅 让诏册的不是陈寿 , 贵怪 陈寿为后世作俑 , 确实是 “ 究有未安者 。” 其三是有关司马师和 司马昭的废立 。 赵 氏说 “ 司马师之废齐王芳也 , 据《魏略》云师遣郭芝入, , 太后方与帝对 奕 , 芝奏曰 ‘大 将军欲废陛下 。’布 哪 起去 , 太后不悦 芝曰 ‘大将军 意已定 , 太后但组峨 旨 。’太 后曰 ‘我欲 见大将军 。’芝 曰 ‘大将军乃可 见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8:09 , Processed in 0.41579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