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新 疆 的 关
羽
崇拜
齐清顺
关羽
,
这个我国历史 上不太 起眼的一员武将
,
在 他死后一千多年的清朝
,
受到举 国上 下
绝大多数军民的膜顶 跪拜
。
在新疆同样 也 出现 了前所未有的对关羽的崇拜
。
这 一奇特的历史
现象
,
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
关羽的历史真实面貌
,
陈寿在三国志
·
蜀志卷中有记述
“
关羽
,
字云长
,
本字长
生
,
河东解人也
”。
黄巾军起义后
,
跟 随刘备起 兵镇压黄 巾军
,
与刘备
、
张 飞二人
“
寝则同
床
,
恩若兄弟
”。
经多 次征战
,
终与刘备等人建蜀汉王朝
。
后 因骄傲轻敌
,
被 东吴 孙 权用计
擒杀
。
陈寿对关羽的评论说
“关
羽 皆称万人 之 敌
,
为世虎臣
。
羽报效曹公 有国士
之风
。
然羽刚而 自矜 以短 取败
,
理数 之常也
”。
可 见
,
历史 上 的关羽虽然勇猛 善 战
,
颇
讲忠 义
,
但终因骄傲 自大
、
刚恒自用而失败被杀
,
应该是一个悲剧 人 物
。
关羽死后
,
数百年默默葬身于地下
,
并无多大名气
。
因为从秦汉以来
,
兵家长期推崇的
是西周的开 国功臣姜太公
。
司马迁在《 史记
中就称赞姜太公说
“
迁九鼎
,
修周政
,
与天
下更始
,
师尚谋居多
”,“
其事多兵权与奇计
,
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
,
皆宗太 公为本
谋
”。
一直到唐朝后期
,
姜太公的地位还在 上升
,
曾被唐肃宗封为
‘·武
成王
’ ,,
地位与
‘
文
圣
”
孔子相坍
,
同称为
“
文武二圣
”。
。只是到 了宋朝
,
由于理学的发展
,
评判
“武
圣
”
的标
准由以战功韬略为主改变为以封建道德
“忠
义
”
为主
,
“
阴谋修德
”
的姜太公 不 符合儒家道
学的要求
,
便慢慢地被排斥
,
而颇 有
“忠
义
”
道德的关羽被抬出来
,
大肆宣扬
,
逐渐 上升到
“
武圣
”
位置
。
明朝时期
,
统治阶级进一步宣扬吹捧
,
特别是三国演义的广为 流传
,
更
使关羽从人变为神
。
清朝统治全 国后
,
对关羽的吹捧更加狂 热
,
最终使关羽成为全 国上下膜
顶跪拜的主要神灵
,
其地位甚至超过 了
“文 圣’ ,
孔子
。
清朝统治者早在努尔哈赤
、
皇太极时期
,
通过
三国演义的宣传
,
就开始崇拜关羽
,
清朝统治全国后
,
出于统治需要
,
更是大加推崇关羽
,
追封关羽的父
、
祖三人为公爵
,
命全
国各地
“春秋二祭,
如文庙仪制
,
牲用太牢
”。
乾隆时
,
清朝政府又加封关羽为
“
忠义神武
灵佑关圣大帝
”
,
在北京和 全国大建关帝庙
也称
“
关圣庙
”
或
“
武圣 庙
。
为此
,
乾隆帝在
一次上谕 中甚至不惜篡改历史说
“
关帝当时力扶炎 汉
,
志节凛然
。
乃史书所溢并非 嘉名
三国志》本传记载关羽溢号为
‘
壮缪
’
从前曾奉世祖章皇帝谕旨
,
封为忠义神武大
帝
,
以褒扬盛烈
。
联复于乾隆三十二年降旨加
‘灵佑’
二字
,
用示尊祭 今当钞录四库
全书》
,
不可相沿陋 习
,
所有
志》内关帝之溢
,
应改为
‘
忠义
”
,。
嘉 庆朝以后
,
对关羽
的推崇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
关羽的头衔最终有个字之多
,
合称
“
忠义神武灵佑神勇威
显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大帝
’ ,。
在清廷的极力推崇宣传下
,
关羽成了几乎无 所 不能
一一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