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浅论《史记》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0 次评价)3137 人阅读0 次下载
第8期NO.8宜宾学院学报lournalof Yibin University August. 2α】75 浅论〈史记〉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李SS芹,许勇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C踊4) 摘要:本文从史传文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源头这一理念出发,以《史记}和《三国演义》的关系作为个案,从思想内容、美学风格和叙事艺术三方 萄进行了简要的探讨。重点分析了{史记》的实录和春秋笔法对《三国演义》在题材和思想倾向上的影钩,认为《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与悲剧风格、叙 事虚构等与《史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史记};{三国演义>;实录;春秋笔法;悲剧风格;叙事艺术 中图分类号:应07.413文献标i只码:A文意编号:1671 -5365 (2∞7 )08 -0∞5 -03 从发生学的角度讲,小说与神话虽然在精神上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但在文体上却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在二者的时空断 层之间横亘着巨大的史传实体。史传著作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 了一种新的文体,即杂史杂传,如{吴越春秋〉、{穆天子传},它们 在文体上更接近小说,也可以称为准小说,对后代小说影响深远。 小说与史传之间的这种亲缘关系使得小说常被称作"野史 "史余,",\,如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把小说视为史学的"外传"和"偏 记",称为"偏记小说";笑花主人在〈今古奇观序}中一开始就说: "小说者,正史之余也。"认为小说是"史之支流"。总之,小说与 史有密切的关系。 {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巅峰之作,对后代小说有着 深远的影响。f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也是最伟大的历史演义小说,其在艺术上必然受到〈史记}的沾 溉。本文仅就二者之间在思想内容、美学风格和叙事艺术三方面 的关系做简单的探讨。 一 从思想内容看,史传文学所独有史学观念对〈三国演义〉有深. 厚的影响,它主要表现为实录精神和春秋笔法两方面。扬雄〈法言 ·重黎篇》说:"或曰:<周官},曰:主事;<左氏},日品藻;<太史迁}, 日实录。"(1)(删班固则说:"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 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 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2) (刀37)从班固的话看来,司马迁的"实 录"主要体现在"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这两个方面。后代 论述这个问题,大体不出班固所论之范畴。尽管实录并不意味绝 对的客观,但它仍然是我国史传传统中最为坚实的原则。史传与 收稿日期22∞7-04 -17 小说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重实录,-个重虚构,但并不排除这种 实录精神对章回小说尤其是对历史演义产生了深远影响。章回小 说也确实与实录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不仅是因为章回小说的题材 往往古已有之,写当代日常生活寥寥无几;更重要的是实录其实也 是章回小说创作的一项重要原则。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 义},从某个角度说,就是这样一项原则的结果。这从"晋平阳侯 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的题款中也多少可见。高儒则说它 是"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百川书志}) ;毛宗岗〈三国 演义序}也说它"据实指陈,非属臆造,堪与经史相表里"。从全书 内容看,尽管小说以蜀汉事业为中心,对蜀汉政治风云人物刘备、 诸葛亮等倍加赞赏,对"乱世奸雄"的曹操多有贬词,但小说并没 有因此而改变史实的基本发展框架,而仍于三国归晋结束,因而充 满了浓厚的历史悲剧感。 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是与春秋笔法密切相关的。传为孔子 所作《春秋〉并不完全按照事实的真实存在记述,而是以"应该 是"为准的来加以褒贬,形成了后人称之为"春秋笔法"或"微言 大义"的书写方法,<左传·成公十四年〉总结为:"微而显,志而. 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3)仰的司马迁是继孟子 之后揭示"春秋笔法"并予以发展丰富的又一人。〈史记}的春秋 笔法主要体现为"寓论断于叙事",关于这一点,历代学者多有论 述,此不赘述。{三国演义》对此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例如"尊刘 贬曹"的倾向,与其说是一种政治偏见,倒不如说是罗贯中的道 德评价使然。〈三国〉研究者之所以对此问题孜孜以求,不倦争 论,恐怕并不只是因为它涉及作品自身的主题思想,更因为其代 表了一种作者以刘蜀为正统的历史评价。可以肯定,罗贯中在 作者简介:李SS芹(1976-),女,山西芮城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许勇强(1976-),男,四川仁寿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8:16 , Processed in 0.4027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