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 科 学版)一九 八六年第五期
备
)亡
日
二‘二
孟
与图书
昭晋
曹工
(18 7一2 2 6)
确属中国图书文化史上有可称道的人物
:
他是 文论
、
总集
、
类书等图
书新品种 的开创者
,
是 秘书 官署的改革者
。
对曹工 与图 书关系 的探索
,
有 助于考察和认识图
书史上魏 晋南北朝这一 新时 期的 图书文 化
。
本文综合文 献记载所 得
,
略述曹工 与图书五事
:
( 1 )
总集的 编辑;
(2 )
《典论》
的 写
作
;
(3 )《皇览》的编纂
;
(4)秘 书官署的调整
;
(5)
黄初 石经的增刻
。
一
、
总集的编样
中国古籍 中
“总集”
一体
,
其萌芽为
《诗经》
、
《楚 辞》
的编辑
。
但
《诗经》无具体署
名 作者
,
又已被尊为
“经”
,
《楚辞》是 单一文体
,
长期 作为集部第一 个专类
。
作为诸 家各
体作品综合集的总集
,
其产 生有赖于 人文汇萃
、
著述繁多
,
也有赖于渴 求博览 参阅诸家 各体
作品的读者 大量 出现
,
当然还需要有眼光
、
有 力量的编辑家
。
建安时期
,
这些条件初步 形成
了
。
“总集”
一体究始何时?
《四库全书总 目》
总集类叙确 认为晋 挚虞的
《文
章流 别》
。
《隋志》也 论定 总集始于《文章 流别集》
,
但它更深 入地提示了
“建 安之后,
辞赋转繁
,
众
家 之集
,
日以滋广
”
这一 源头
。
循此源头
,
细读史文
,
我们可 以认定
:
曹工在2 1
8年
(建安
二十三年)
已开 总集编辑之滥憩
。
说 起总集
,
梁 太子萧统 的
《文选》最为人们所熟知
,
现在
看来
,
梁太子 的编总集是有渊源的
,
那就 是魏太 子 曹王草创的《郸下六人集》
(此为笔者 代
拟之题名)
,
或称
《建 安七子集》
(姚振宗
《三国艺文志》
所拟之题名)
。
公元 2 1
7年
(建 安二十 二年)
,
中原大 疫
。
曹植记其景象为
“家家
有疆尸之 痛
,
室室有
号泣之哀
,
或阖门而噎
,
或举族而 丧
”
。
这一年 里
,
徐干
、
应曝
、
陈琳
、
刘祯因疫 俱亡
,
王
集 也在这 年春 死于 征吴途中
。
加 上阮璃已在五年前 故去
。
曹工回忆 起不久前的 欢聚
,“
何 图
数年之间
,
零落略尽
,
言之伤心
。”
他痛定思痛的办法
,
就是
“撰其遗 文,
都为一集
”
。
关于这部最早的总集结集的情况
,
仅能据21 8年曹巫
《又 与吴质 书》
略有了解
。
在这
封书信中
,
叙编 书缘起
,
也就好象是这 部
“都为 一集”
之 书的 序言
;
其 中对徐干
、
应踢
、
陈
琳
、
刘祯
、
阮璃
、
王梁这六位
“
一时 之 俊
”
,
一 一加 以评说
,
又好象
《典论
·
论文》的腹 稿
。
《典论
·
论文》提出
“七子”
的概念
,
但在
《又 与吴质书》中只论及六个同辈的 作者
,
而未
及于年辈较长
、
去世又较久的孔融
(15 3一20 8)
。
据 此设 想
,
这
“
都为一集
”
之 书是故旧六
人的 作品汇编
。
至于其体例 是依文体抑或是按人集 中
、
或 以时为序
,
就无从知道了
。
但
“都
为一集
”
—
汇为一部总集
,
应是 无疑义的
。
姚振宗
《三国艺文 志》
细心搜讨文献记载
,
将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