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Hurn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3 年第 48 卷 第 1期 (总第 186 期)
2703Vol.48No . l(GeneralNo. 186)
《 三国演义》 徐庶归曹故事源流考论’
兼论话本与变文的关系以及“ 三国学” 的视野与方法
杜 贵 晨
(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
摘要:罗贯中 《 三国 演义 》 徐庶归曹故事原本史载, 其中 徐母故事更接近的根据是唐五代俗讲变文 《 汉将王陵
变》 , 而以宋代说《 汉书》 的话本为直接依傍。这一事实表明, 《 三国演义》 创作素材有不少是从非三国文献挪移化
用。研究《 三国演义》 要放眼全部传统文化的背景以为参照, 最大限度发明和凸显《 三国演义》 作为传统文化无边无
际的网络中一个“ 中国结” 的特征。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徐庶归曹;源流
中图分类号:1 20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一 5973(2003)01一 0003一 05
《 三国演义》 今存最早版本为嘉靖壬午(1522)刊
《 三国志通俗演义》 , 该书写徐庶归曹(操)故事, 在卷
之八第一则《 徐庶定计取樊城》 、 第二则《 徐庶走荐诸
葛亮》 和第三则《 刘玄德三顾茅庐》 , 情节大略如下:
1.徐庶助刘备计取樊城, 大胜曹兵, 为曹操所
忌;
2.曹操欲招降徐庶, 乃用程显之计, 遣人至颖川
赚取徐母来许都, 诱使“ 作书唤之” 。徐母骂曹, 拒绝
作书, 操欲杀之;
3.程显劝使曹操不杀徐母, 赚取徐母笔迹字体,
伪造母书以招徐庶。徐庶接书, 辞刘(备)归曹(操)。
刘备于长亭饯别徐庶, 徐庶走马荐诸葛;
4.徐庶至许都见母, 徐母愤恨其归曹, 自A d l而
死。
按此故事原本《 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 诸葛亮
传》 载: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 先主器之, 谓
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
乎?” · · , 俄而(刘)表卒, (刘)琼闻曹公来征, 遣
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 率其众南行, 亮与庶并
从, 为曹公所追破, 获庶母。庶辞先主, 而指其
心曰:“ 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 以此方寸
之地也。今已失老母, 方寸乱矣, 无益于事, 请
从 此 别 。 ” 遂 诣 曹 公 。 D R 1 9 i4 )
《 三国志》 裴注所引各书以及( (资治通鉴》 等相关记载
事体无异。其后数百年, 至《 三国志平话》 演为:
曹兵大败, 烧死不知其数。皇叔设宴
待徐庶, 筵实毕, 当日 徐庶自 思, 我今老母现在
许昌, 曹公知我在此杀曹兵, 与我为冤, 母亲家
小性命不保! 即辞先主, 先主不喜。徐庶曰:
“ 我若不还, 老小不保。 ” 先主、 关、 张三人与徐庶
送路, 离城十里酌别, 不肯相舍;又送十里, 长亭
酌别。先主扰有顾恋之心, 问曰:“ 先生何日再
回?” 徐庶曰:“ 小生微末之人, 何所念哉! 今有
二人” 先主问谁人。徐庶曰:“ 南有卧龙, 北
有凤雏 ,+ + [2 l(、一 , )
对比可知, 《 三国志平话》 此节乃取《 三国志》 徐
庶本事轮廓, 挪移变异, 踵事增华。其与史载本事主
要的区别:一是《 三国志》 说徐庶因母亲随军败逃, 被
曹兵所获, 不得已辞刘归曹, 而《 平话》 却说他帮助刘
备打了胜仗, 因念及母亲“ 现在许昌” , 主动请辞, 投
奔曹操而去;二是《 三国志》 没有写刘备送别徐庶等
事, 而《 平话》 虚构其事并作了渲染;三是《 三国志》 说
徐庶荐诸葛亮在归曹之前并短暂与其共事刘备, 而
《 平话》 改写为刘备为徐庶送别, 徐庶于临行之际荐
诸葛亮、 庞统以自代, 后去曹营, 徐庶与诸葛亮并未
* 收稿日 期二 2002一 09- 06
作者简介:杜贵展(1950-) , 男, 山东宁阳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