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原清徐罗某某绝非《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陈辽
1988 年,山西及山西清徐县的某些学者,出于对《三国演义》原作者
罗贯中和对乡里的热爱, 因山西太原清徐 《罗氏家谱》 中第六代罗锦有 “次
子出外”字样,遂认定罗锦无名字的“出外” “次子”即为《三国演义》原
作者罗贯中。其后他们宣称罗贯中已经找到。内地多家报纸对此说加以炒
作,一时沸沸扬扬,都说《罗氏家谱》中罗锦的次子即是罗贯中。这些学
者的文章后来又在台湾的报纸上发表,使此说得到进一步的传播。1999 年
9 月,我去清徐参加了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蒙赠山西太原
清徐《罗氏家谱》研修公会编印的《罗氏家谱》一册。细读之下,发现山
西及太原清徐的某些学者在解读《罗氏家谱》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不该发
生的失误。这些学者,有的是我的好友。但“我爱我友,我更爱真理” ,乃
作此文,论证太原清徐罗某某绝非《三国演义》原作者罗贯中,向《三国
演义》研究者和读者们请教。
一、不能将《罗氏家谱》中的“先祖” “远代祖宗”和《家谱》中的“第
一代” “始祖”混为一谈
某一姓氏的“先祖” 、 “远代祖宗”和某一姓氏家谱中的“始祖” 、 “第
一代”不是一回事。如《孔氏家谱》把孔子(前 551-前 479)作为孔氏的
“始祖”和“第一代” 。但是,孔氏的“先祖”和“远代祖宗”并不是孔子。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在叔梁纥之前还有“先祖” 。因此,某一姓氏家谱的
修纂者,常常把他们尚可知道姓名的“始祖”作为该家谱的“第一代” ,而
把传说中的某氏或不知道名字的某个人称为 “先祖” 。 太原清徐 《罗氏家谱》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