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罗贯中是王越化名论析
(0 次评价)10561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罗贯中是王越化名论析 赵长海 内容提要 罗贯中极有可能是王越化名。罗本贯中,也即罗列资料史事,追溯本源, 以“义”贯穿其中的意思。 《三国志通俗演义》为成化末作品,王越有充分的动力和条 件创作此不朽名著。王越思想文风和《三国志通俗演义》十分契合, 《王越集》内诗文 所表达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主要意旨及情节已大体具备;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流 传及最初的书目著录,都和王越有极大的关系; 《三国志通俗演义》和《王越集》有相 同的误文,且契合之处甚多。 关键词 王越 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 百余年来,经过无数学者的研究,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真实作者仍是 扑朔迷离,众说纷纭。通过对王越著作的研读,基本可判断,王越极有可 能就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真正作者,罗贯中应是王越的化名。 王越为有明一代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一生特立独行的处世风格, 经世致用、上下求索的儒家本色,抵御蒙古侵扰的赫赫战功,嬉笑怒骂浑 然天成的卓荦文采,在有明一代,可谓“妙绝人才,难有难逢”[1]。王越 生于明宣德元年(1426) ,卒于弘治十一年(1498) 。祖籍山西清源县,后 迁至今浚县钜桥镇冈坡村。王越深受家庭影响,博涉书史,于“兵法、射 艺、象纬、堪舆之说,罔不该究”[2]。景泰元年(1450)中举,英宗复辟 后,十分重视军事人才的遴选,超擢王越为山东按察使,很快又以右副都 御史巡抚大同。自此,王越逐渐成为西北战场著名统帅, “三任参赞,两膺 总督” 。其间取得红盐池大捷、柏油川大捷等诸多对蒙古战争的胜利。特别 是成化十六年(1480) ,王越率部长途奔袭蒙古部落后方基地威宁海,以大 捷闻。王越被封威宁伯,给铁券。[3]王越除以卓越的军事才干为人所称外, 其诗文在明时即有很高的评价。大学士李东阳称其: “为歌诗雄迈跌宕,若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3 23:42 , Processed in 0.38505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