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明清时期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诠释
(0 次评价)5679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论明清时期对《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思想的 诠释 郭素媛 内容提要 明清时期不同读者对《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和 评价。其中,以余象斗、叶昼为代表,明代小说评点对曹、刘的态度比较客观;明代小 说序跋则对《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思想极力推重;清代的毛氏父子则在评改《三国 演义》的过程中加强了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 关键词 明清 《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 诠释 西方哲学诠释学认为,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不是读者通过文本把握 作者原意的过程,而是读者依据自身的历史性而使文本的意义得以不断创 生和流动的过程。哲学诠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曾说: “文本的意义超越 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 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 (1)P380 元末明初《三国 演义》成书以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正是在历代读者的诠释和解 读之下才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这部作品直至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 生命力。 “拥刘反曹”思想是《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也 是此书面世以来历代读者争论最多的话题。因此,本文就明清两朝对“拥 刘反曹”思想的诠释进行探析。 一、明代小说评点对曹、刘的客观态度 对于“拥刘反曹”这一《三国演义》的基本思想倾向,明代《三国演 义》的各种版本如嘉靖本、余象斗评点双峰堂本,李卓吾评本等,都没有 刻意强调和突出。明代《三国演义》的评点者以余象斗和叶昼为代表,他 们对曹、刘的评价没有鲜明的倾向性,比较客观。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7 09:07 , Processed in 0.60294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