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论《三国志演义》中“和”的文化精神
朱思敏
内容提要 本文拟从“天人合一” 、 “和而不同” 、 “仁政统一”这三个方面来挖掘小
说中“和”的文化内涵。首先, “天人合一”对小说创作产生很大影响,具体表现为天
人相通的人物、天人感应的内容;其次,小说中曹操的用人之道实践了“和而不同”的
内涵,与刘备“同而不和”的用人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再次,小说中的分久必合的故事
体现了大一统思想。
关键词 和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大一统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广雅》曰: “和,谐也。 ”它的基
本含义是和谐,是多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有机融合,通过互相补充、互相协
调以求达到和谐的状态,促进事物的更新与发展。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社会的各个层面, “和”的思想无处不在。古典小说《三国志演义》蕴含了
丰富的“和”文化,本文拟从“天人合一” 、 “和而不同” 、 “仁政统一”这
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一
“和”文化在哲学上的一个最突出的体现是“天人合一” ,它是中国思
想史上的核心命题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审美文化的基本精
神。 “天人合一”这个术语虽是由宋人张载所提出,然而它的思想却出自于
《易》 。早在《易》中就已有“天人合一”的萌芽,如《系辞下传》曰: “有
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1]p560。 ”这是认为,天道和
人道是融为一体的。 《庄子·山木》云: “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
[2]p309-310 这就是道家的“人与天一” 。在道家看来, “天”更倾向于自然,
人若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需崇尚自然,无为而为。汲汲于富贵名
利之中的人则无法进入这种境界。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