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志演义》中“和”的文化精神
(0 次评价)6254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论《三国志演义》中“和”的文化精神 朱思敏 内容提要 本文拟从“天人合一” 、 “和而不同” 、 “仁政统一”这三个方面来挖掘小 说中“和”的文化内涵。首先, “天人合一”对小说创作产生很大影响,具体表现为天 人相通的人物、天人感应的内容;其次,小说中曹操的用人之道实践了“和而不同”的 内涵,与刘备“同而不和”的用人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再次,小说中的分久必合的故事 体现了大一统思想。 关键词 和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大一统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广雅》曰: “和,谐也。 ”它的基 本含义是和谐,是多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有机融合,通过互相补充、互相协 调以求达到和谐的状态,促进事物的更新与发展。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社会的各个层面, “和”的思想无处不在。古典小说《三国志演义》蕴含了 丰富的“和”文化,本文拟从“天人合一” 、 “和而不同” 、 “仁政统一”这 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一 “和”文化在哲学上的一个最突出的体现是“天人合一” ,它是中国思 想史上的核心命题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审美文化的基本精 神。 “天人合一”这个术语虽是由宋人张载所提出,然而它的思想却出自于 《易》 。早在《易》中就已有“天人合一”的萌芽,如《系辞下传》曰: “有 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1]p560。 ”这是认为,天道和 人道是融为一体的。 《庄子·山木》云: “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 [2]p309-310 这就是道家的“人与天一” 。在道家看来, “天”更倾向于自然, 人若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需崇尚自然,无为而为。汲汲于富贵名 利之中的人则无法进入这种境界。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7 09:21 , Processed in 0.48523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