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志演义》中“和”的文化精神
(0 次评价)6265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三国志演义》中描写了一些洒脱出尘的奇人异士,他们身上就折射 出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微光。于吉、左慈、管辂、李意之辈,就是这 类奇人异士。于吉能呼风唤雨,李意可画图卜卦,而左慈、管辂更是洒脱。 左慈掷杯戏曹操, 发生在曹操最得意之时。 “当称魏王、 立世子、 江东请和、 孙权纳贡之后,正志得意满之时也。威无不加,权无不遂,其势足以刑人、 辱人、屠人、族人[3]p837。 ”而左慈丝毫不顾,尽情戏弄,点化曹操。管辂 随后出场,也值曹操炙手可热之际,面对曹操的封赏,他平和拒绝,不图 富贵。他们高蹈出尘,在三国乱世中自有一份清净情怀,不受俗世的束缚。 这种超然的人生境界正是老庄所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老子·二十五章》 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p169。 ” 《庄子·达生》也提到: “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2]p276。 ”只有崇 尚自然、远离俗世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当然,这些人物形象与其历史身份并不完全吻合。有人曾指出,于吉 是“太平道的理论传播者和实际开创者”[5]p250。 “历史上的左慈不过是一 个普通的方士,并非如《演义》描写那样神仙道化[5]p260。 ”但在作者的笔 下,这些人物具备了超越其本身的能力。这显然是作者浓墨重彩有意为之, 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加工创作而成的。 儒道两家的思想往往有相通之处, 道家的天人之和与董仲舒宣扬的 “天 人感应”很是相似。汉代的董仲舒把“天人合一”推向极致,建立了以天 人感应为基础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但是,他的理论中包含了很多神秘 成分,它们影响了东汉的儒学,使得儒学向谶纬学说发展,导致谶纬学说 甚嚣尘上。 《三国志演义》描写的是东汉末期至晋朝初年的历史故事,不可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9 16:16 , Processed in 0.61531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