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对“循环阅读”批评方式的尝试———重演《三
国演义》
李春青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了“循环阅读”的操作方式及其必要性。指出,由于中国古代文
化的独特性,不同文化门类之间的相互渗透极为明显,故而只有在特定文化语境与文本
之间进行“循环阅读”才能发现文本生成的逻辑轨迹;又由于士人阶层是中国古代文化
话语的实际建构者,他们的文化心态与人格结构对文本意义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只有
在文本与士人阶层具体价值取向之间进行“循环阅读”才能揭示文本蕴含的文化意蕴。
作为例证,文章分析了《三国演义》的文本意义与特定文化语境及士人心态间的紧密联
系,指出这部小说是在“道学”语境中用通行的士人话语对“三国”故事的重写。
引言:何为“循环阅读”?
所谓“循环阅读”是指将文本的意义网络及其构成模式与特定文化历
史语境的意义生成模式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从而获得两个方面的阅读效果
———一方面对文本世界所隐含的深层文化意蕴有所领悟;另一方面对特
定文化历史语境之于文本的制约作用产生清晰的认识。这种批评方式的提
出完全是针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学科分类不清晰,在属于不同文化门
类的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现象过于严重(例如诗学理论中充斥着大量来自
经、子等哲学伦理学著作的范畴)。这种文化现象表明:在中国古代,学术文
化的一体化程度过高,无论人们谈论什么话题,都显示着相同或相近的思维
方式与价值观念。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即士
或士大夫)作为一种社会阶层其社会地位与生存方式过于稳定、一成不变。
这个阶层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文化话语权力的持有者,他们的社会地位决定
着他们的思考方式和人格结构,从而也决定着特定学术文化的话语形式与
价值取向。因此,士人阶层社会境遇的有限变化正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演变
的契机。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