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合典文学研交
毛宗岗《三国演义
》评论中的朴素的艺术辩证思想
李培冲
小说创作理论的艺术辩证法
,
是毛宗岗《三国演义》评论的一个突出成 就
。
《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魏
、
蜀
、
吴三国鼎立的斗争
,
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
,
演
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
。
毛泽东同志 指出
:“战
争中的攻守
,
进退
,
胜败
,
都是矛盾
着的现象
。
”
①因而战争也就充满了辩证法
,
比 日常生活更加鲜明地显示着辩证法规律的
威力
。
毛泽东同志还指出
:“
《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
。
”
②同样
,
真实地历
史地反映了魏
、
蜀
、
吴三国战争的 《三国演义 》也具有很多鲜明的艺术辩证法的事例
。
毛
宗岗对哎三国演义》的 评论
,
由于精湛地研究了小说的这些特征
,
在小说创作理论上
,
揭
示了丰富的艺术辩证法 思 想
,
提供了一份弥 足珍贵的遗产
,
很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对于发
展我们当今的小说创作
,
也不无借鉴意义
。
毛宗 岗小说理论的艺术辩证法
,
运用万物存在普遍联系 的思想
,
揭示了长篇小说内部
联系 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
提出要把分散的零碎的人物和事件
,
“总成
一篇
”
,
使全书
“
白
首至尾读之无一处可断
”
,
从而深刻完整地概括社会历史面貌
。
他在《读三国 志法》里写
道
:
“
《三国》叙事之佳
,
直与《史记 》仿佛
,
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 《史记 》 者
。
《史记》各国分书
,
各人分载
,
于是有本纪
、
世家
、
列传之 别
。
今《 三 国 》则不然
,
殆合
本纪
、
世家
、
列传而总成一篇
。
分则文短而易工
,
合财文长而难好也
。
”
毛宗岗认为
,
《史记 》的开创性成就
,
在于对各国分书
,
各人分载
,
运用本纪
、
世
家
、
列传等分 门别类地叙写
,
在文学史上达到了难以企及的 高峰
。
但是
,
《三国演义》却
走向了另一条格反的道路
,
善于把别人分书分载的纷繁复杂的人物和事件
,
总成一篇
,
完
成了倍加词难的创作业绩
。
总成一篇
,
需要作家具有洞察九十七年间连接不断的三国纷争
历史的巨大识力
,
需要作家具有居高临下
、
俯瞰大地
、
牢笼万态 的远大眼光
,
需要作家具
有综合繁杂
、
条理众绪
、
联系万物的辩证思维
,
需要作家细致入微地把握人物事件的内部
脉络 和千 丝万缕的联 系
。
《 三 国演义》的宏伟结构
,
众多人物和事件的妥善安排
、
适当穿
插
、
前呼后应
、
天衣无缝
,
无疑是运用万事万物具有普遍联系 的思想的 结晶
。
毛宗岗高度肯定了《三 国演义》结构完整和统一
,
并 在评论中与别 的演义作了比较
:
「
“读
《三 国 》胜读 《列 国志 》
。
夫《左传》
、
《国语 》诚文章之最佳者
,
然左氏依经
109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