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曹操用人之道
(0 次评价)4710 人阅读0 次下载
海南大学学报 298 8年第3 期 论曹操用人 之 二 道 丘 振声 《三 国志》的作者陈寿在《武帝纪》的 最后 , 对曹操的一生有“段评语 : “汉 末, 天下 大乱 , 雄豪并起 , 而袁绍虎际(视)四州 , 强 盛 莫敌 。 太祖 ( 曹操)运筹演谋 , 鞭挞宇内 , 拳申商之法术 , 该韩白之奇策 , 官方授材 , 各因其器 , 矫情任算 , 不 念旧恶 , 终能总御皇 机 , 克成洪业者 , 惟其明略最优也 。 抑可谓非常之人 。 超世之 杰矣 。 ” 这是对曹操的盖 棺定 论 , 大休上符合曹操的为人 , 因而为大多数后人所接受 。 ‘ 曹操生于一个宦官之家 , 在重门第讲出身的汉末 , 并不为社会所重视 。 那个以出身于 “四 世三公 ” 的豪门望族而自夸的袁绍 , 就不把曹操放在 眼里 , 献帝初平元年春天 , 十 八路诸 侯起兵讨伐董阜 , 袁绍为盟主时 , 免强 给曹操一个 “奋战将军” 的头衔 , 以便随时调用 。 可 是 , 曹操这个 , ’1卜 常之人 ” 、 “超世之 杰” , 不甘于人后 , 他乘乱而起 , 镇压了农民起义 , 收编了 “ 青州兵 ” , 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 在f兄战中 , 他利用矛盾 , 各个击败了自己的对 手 , 并吞了他们的地 盘 。 最后 , 在官渡 , 与袁绍这个北方最大的武装集团进行了 一次 大决 战 , 终于取 代了袁绍 , 统一了北方 。 接着挥师南下 , 在赤壁 , 与孙 、 刘联军进行有名的赤 ’老 之战 。 于是形成之魏 、蜀、 吴三 足鼎立的局面 。 在三国之中 , 曹操的势力最 强大 , 拥兵 数十 万 。 在 他 的魔下 , 战将如云 , 谋士如雨 , 为后来曹王建立魏 朝莫定了牢固的基础 。 竹操为什么能从一个 “任 侠放荡 , 不治行业 ” 出身低微 的人 , 成为一代盟主 , 一个开 国 之 君?这除了如陈寿所说的 “攀( 槛 )申 、 商之法术 , 该(运用)韩 、 白之奇策” , 制 定正 确的政策 与策略之外 , 最重要的一点 , 就是重视人才 , 知人 善任 。 从而使天下的人才都为池 所用 , 为实现他的霸业竭尽自己的心智 。 我们都知道 , 曹操一生 , 曾针对不同的情势 , 用官方文告的形式 , 郑重 其书地发布过 三 次 “求 贤令 ” ,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 第一次是在建安十五年( 210) , 这是赤壁失败两年后 , 曹操急于壮大 自己的力量 , 加 速统一大业而采取的措施 。 他说 :“今天下 尚未定 , 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 搜求人才是当务 之 急 , 比什么都重 要 。 “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 , 锡尝(哪有)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 下者 乎? ” 开 国之君 , 必须有 “ 贤人君子 ” 的辅助 , 否则成不了开国之君 。 他明确提出 “唯才是 举 , 吾得而用 之 ” 的口号 。 历代有所作为的统治者都认识到 : “_ 七者 , 国之重器 。 得士则 玉 , 失士 则轻 。 ” (《通 鉴纪事本末》一卷上) 曹操自然也做得这个道理 。 所以他求贤若 渴 。 池 要求掌管人事的部属不要等人上 门 , 要到民间阎 巷中去寻找人才 。 西操的 第二次求贤令《救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 , 于建安十九年( 2 1 4) 发布 。 是针 寸 “ 唯才是 举 ” 在执行 过程中 “求全责备” 致使取士 “废偏 短” 的毛病而制定的 。 《令》中诣 出 :“ 夫有行之 _ 1: , 长必能进取 , 进取之士 , 未 必能行 也 ”。 既有德行 , 又能进取 的 人 刁 ‘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5-2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3 , Processed in 0.39379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