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演义》的悲剧特质
(0 次评价)8047 人阅读0 次下载
北京大举学报了哲学社会钱学版) 一九八 A年第五劝 , . 乙 论 《 三国演义 》的 悲 剧特质 张 振 钧 近代似来的学者们 , 有意无意地 , 每以 “打破大 团圆模式职的 《红楼梦》作 为我 国悲剧 发展史土的里程碑)以为 自《红楼梦》起 , 我 国才有了置午世界名著之林亦无愧色的伟大悲剧 。 然 .币, 一个长期被忽略了的事实是 : 早在《红楼梦》产生 几个世纪前的十四世纪初 , 我 国文坛 就出现 了堪 与世界上最伟大的悲剧媲美争奇的悲剧 杰作 , 这就是罗贯中l与 《三国演义》 。 这种亘大的 “忽略” , 在近年来对 《三国演义》的美学探讨中开始引起重 视 , 其 显著 标 志 是 : 有人不再满足于对个别悲剧人物和悲剧结局的分析 , 市是力图从全书总体悲剧 构思 上 来把握它 。 ①但耍使《三国演义》在我国悲剧作品发展史上得到应有的地位 , 这无疑只是一 个良好的开端 。 本文拟在现有的研 究基础 上`从几个不同的侧面 , 对《三 国演义》的悲剧特 质做总体考察 。 一 《三国演义 飞的悲剧 实质 《三国演义》是一部什么样的悲剧 , 其悲剧实质是什么?这是我 们首先要探讨的 问题 。 有人 说 : “ 《三国》所反映的是一个悲剧时代 , 人民和民族蒙受苦难的时代 ” 。 ②从书 中描 写来看 , 的确反映了战乱年 代 人民横遭涂炭的悲剧现实 。 然而这拜不是美学意义上的悲 剧 , 也不是全书的中心之所在 。 这样我们就遇到一个合人成到棘手的 “主题” 问题 。 因为研究任 何一部作 品 , 都必须抓住它实质性的中心思想蕴涵 , 而不是偏重于某一侧 面 。 在迄无 定论的 主题之争中 , 各种说法都有一定 道理 , 但大多又有 些偏执 , 不 能涵盖全书 。 “拥刘 反曹” 说 历来最 为人所重 视 , 但它只是道 出 了一种表面现象 , 而没有接触到表象后面问题的实质 。 “蜀 汉悲剧 ” 说珍显然前进了一步 , 它不仅把《三国演义》当作一部悲剧性作品 , 而且分析了曹 刘两 大集团悲剧性冲突及共在全书整体结构中的重耍地位 。 可 是把《三 国演义》归结为蜀汉 集团 的 悲剧 , 仍有隔 了一层之威 , 而且也井不严密④ 。 无疑地 , 作者 l“拥 刘反 曹 ” , 把满腔热情倾注于 失败的 刘蜀集团一边 , 关 键井不在 于刘 备身为 “正 统 ” 的 汉室宗亲 , 而是由于刘蜀集团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 这个理 想表 现在目标 上 , 是 “上报国家 、 下安黎庶 ” 、 统一国家的 宏愿 ; 表现在实现 目标的方法 上 , 是君臣遇 合 、 鱼水相谐 、 君臣兄弟的共同协 作 , 表现在道德上 , 是仁君 、 贤臣 、 义友的理想人格 。 而 事实上 , 只有后者 才是中心 , 才 是刘蜀集团 安身立命的根本 。 嘉靖本 《三国志 通 俗演义》 中 一再写道 : “天 下者, 非一人 之天下 , 乃天下人之夭下也 , 惟有德者居之 。 ” 这其实就是作 者观点的表露 。 “上报国 家、 下安黎庶 ” 的理想是建立在仁 、 义等人格理想基础之上的 , 而 君巨兄弟关系离开了理想入格也就成 了一句空话 。 从全书看 , 作者井不 因某人属于曹魏集团 就贬斥之 , 也不 因某人属于 刘蜀集团就奔扬之 , 仁 、 义等道德观念与人格理想 才 是他褒贬人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4-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3 23:41 , Processed in 0.34600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