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都学 刊
一九/又/又年第一期
三国故事是我国历代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 文 艺 题材
。
《三
国志通俗演义》(下简称《通俗演义 》)成书以后
,
仍然以其它
艺术形式流传着
,
人物和情节也多有与《通 俗演义》不同者
.
《三国志玉 玺传》(下简称 《玉 玺传》)就是其中之 一种
.
《 玉 玺传》一书过去从未刻印过
,
只以手抄本流传
。
有残本
,
仅存五 卷(卷三
、
四
、
五
、
六和 十一)
。
现在所知唯一比较完整
的抄本藏于郑州市图书馆
。
此本业经童万周校点
,
宝,86年 中州 古
籍出版社出版
。
过去研究者多没有见对《玉玺传》的全 峡
,
所以在著录此书
时往往语焉不详
,
且有不确 之处
。
比如赵景深先生说《玉 玺传》
是
“一种清
初的鼓词
”
作品(《中国古典讲唱文学丛书序》
,
谭正
璧
、
谭寻认为郑州市图书馆所藏《玉 玺传》和残卷
“
书名虽同
,
弦
声
与三志国玺玉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
当为另一作品
。
”
(《弹词叙录》)
我将郑州市图书馆的全本《 玉 玺传》和谭先生《弹词叙录》
中对残本《玉玺传》各卷的内容介绍加以对照
,
两者完全相同
;
并据赵先生所说的弹词和鼓词的区分 原则
,
认为全本《玉玺传》和残本《玉 玺传 》是同一 书
的不同抄本
,
是弹词而不是鼓词
.
弹词始于元明
,
至明末清初已蔚为大观
,
盛行于南方各地
。
弹词分为国音和方言两种
.
赵景深先生说
:
弹词的十字唱 句多为三三四式
,
而鼓词则为三四三
,
至 于 七字句
,
二者并
无区别(参见《中国古典讲唱文学丛书序》)
。
鼓词豪放粗犷
,
弹词婉约细腻
。
全本《玉玺
传》共1 0册
,
2 0 卷
,
郑州市图书馆于5 0 年代从苏州一古旧书店购得
。
封皮纸上有 上海 大东
门内某纸店出品的印戳
。
书中第二卷末有
“乾
隆元年录
”
,
卷二 十末有
“
乾隆乙亥年夏} J
抄录
”
字样
,
可知此书抄录始于打3 6 年
,
毕于1755年
,
前后历 时幻年
。
从书中数不 胜 数的
伺音代替别字来看
,
如人名苗泽作
‘苗
贼
”
、
宫名嘉德殿作
“
加得殿
”
、
地名新野作
“
新
县
”
等等
,
这个抄本是供艺人传唱的底本
,
而不是供案头阅读的文学本
。
成书时间应早于乾
隆时代
,
童万周据书中的避讳情况和
“
夷
”“
胡
”
字词的使用情况
,
论定书成于明末清初是
可信的
.
书中卷十二诸葛亮舌战群儒一节全用十字句演唱
,
如
:
诸葛亮见张昭如此之言
,
便躬身回答道不敢当情
:
“
闻江东张 子布第一谋臣
,
亮原
是小可的岂足扬名
。
”
张子布闻此言微微冷笑
:“
告先生又一言尚乞分明
。
刘豫州过茅
庐三番拜请
,
得先生心喜悦有语相称
。
道如今鱼 得水何愁不活
,
何近被此曹公赶得难
存?
即
这正是弹词 的三三四句式
。
全书虽系以国音写就
,
但真
、
广
、
蒸
、
侵韵混用
,
显然不是文人
的创作
:
又书中
“
皇
,“
王
”
不分
,
舌前鼻音和舌根鼻音不分
,
显然是在 吴语区沈明的标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