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
形 成矛 盾心态的原 因
《
三 国演义 》
所反 映的妇 女 问题
, 是汉 末三 国时代
, 及其 成书 的元末 明初
, 再到 明 中后期
, 这
样一 段 历史长河 中的妇女 观念
, 是 一个被 历代统 治阶级不 断强化 而又 充满矛盾 的观 念
。
汉 末三 国
, 虽然 统治者 察承汉 儒 宣传的 礼教 规范 妇女
, 崇 尚阳性和 大 男子 主义
, 但 事实上
他 们忙 于 权利 的争夺
, 无 暇实 施对妇 女 的规范
, 其 时
,
“ 结婚 自由
, 离 婚 自 由
”
, 妇 女处 于相 对
宽容 的时期
。
加之魏晋 自由风度 对儒 教的怀 疑和妇女 们的抗 争
, 妇女 的实际地 位 比较高
, 寡妇
改 嫁也不受 责难
。 象《
孔 雀东南 飞 》
描 写的 夫妻相爱和 阿母的遣 归
, 以及 县令
、 太守争 相为儿 子
讨 弃妇的现象都 同时并存
; 曹操 娶娟 妇卞 氏
, 曹王纳袁怨 之妻甄 氏
, 刘 备娶寡 妇吴 氏
, 皆是其社
会风 尚
。 所 以 范哗《
后汉 书 )
u 但 搜次 才行尤高 秀者
” 为妇女列 传
, 表 彰先后 三嫁的 蔡谈
“博学
有 才辨
, 又 妙 于音律
” , 既说 明汉 末涌 现 出了 一 批杰 出妇女
, 又 透 露 出汉 末三 国与晋宋 时期的妇
女 们在新旧 弥合 的间 隙里
, 赢得 了相 对的
、 暂 时的 自由
。
到唐代
, 对 妇女约束 的礼教开 始得 到完善和 强化
。 男尊女卑
、 三纲 王常被列 入 法典
; 官修之
《晋书 》
虽 然亦立《烈女传 》
, 但 多采节 烈之 事
, 只 有谨 守礼教
, 从一 而 终之女 性
, 方可 入 传
, 而对
才 华卓著之女 辈则不 屑 一顾
; 刘 知几还 指责 范哗
“
‘传标烈女
, 徐淑不齿
, 而蔡淡 见 书
, 欲使彤管
所载
, 将安准的
”
; 宋若 华之《
女 伦语 》
明确要 求妇女 为亡夫
“ 守志坚 心
”
, 比 汉代班 昭 《
女诫 》
宣
扬
“ 妇 无二 适
” 又进 一 步
。
但伴 随着唐 王朝的开 放意识
, 以 及儒 释道 并列 的文化政 策
, 有的妇女
并不遵 守贞节观
, 其地位仍 然较高
, 突 出表现在 婚姻
“不相 禁忌
’
,
和寡妇 可 以改嫁上
。
唐代有
1 2
3
位公 主出嫁
, 再嫁者 2
4
人
, 三嫁者 4 人
。
无疑是 对贞节观 的嘲笑 了
。
妇 女的地位 随着时光 的流逝 每下愈 况
, 传统 的贞节观
, 经过宋代 理学 家的发 挥
, 格外恶 劣
。
程 颐 不但主 张寡妇 不能改嫁
, 甚至 说
“饿 死事小
, 失节事大
” 。
这些理 论
, 后来被官 方所肯 定
, 影
响宋元 明清几 个朝代
。 从 此
, 寡妇 再嫁 就要 冒极 大的舆 论风险
。 元朝 短暂 九十年
, 仅《
元史
· 列
女 传 》
就录 贞烈之妇
10
4
人
。
明初统 治者尤 为提 倡程 朱理学
。
朱元璋 一 当皇帝就命 儒 臣修 《
女
戒 》
, 规 定妇女不得干 政
; 朱棣 即位 后
, 又 派 人编《
古 今列女 传》
, 严格 规范妇女 的行 动
。 所 以 《
明
史
· 烈女 传 》
云
:
“ 明兴
, 著为 规条
, 巡 方督学 岁上 其 事
。 大者 赐祠祀
, 次亦树 坊表
, 乌头绰楔
. 明
耀 井 间
, 乃至 僻壤下 户之女
, 亦 能 以 贞 白 自砒
。 其著 于实录及郡 邑志者
, 不 下万余人
。 ” 只是列 入
史传的也 有二百多人
, 真是变本 加厉 ! 而事 实上
, 在 动荡的元 末 明初
, 涌现 出了不少 杰出妇女
。
如
“朱 元璋之 后 ( 马 氏) 仁 慈有智 鉴
” , 陈友谅大 军压境
, 她
“ 尽发 宫 中金 帛稿士
”
, 朱元璋 也说
“ 后
吾 良弼矣
”
; 朱棣 在靖南 中
, 北 平危 急
, 徐妃激 劝将校 士民的妻子 登城 拒守
, 终 于保住 了北平
;
永 乐年 间爆发 了妇 女英雄 唐赛儿 领导 的农 民起 义
。 这些 足使痛恨 妇女 的朱元璋 汗 颜羞 愧
。
别 号湖海散 人 的罗贯 中
, 元末 明初 的动荡使 他南北漂 泊
, 以致形 成一 种对传 统观念反 抗情
绪
; 《
有 志图王 》
又 使 他不 得 不把 与所 处 时代相似 的汉 末 三国
. 乃 至残 唐五 代社 会 对 比起来 思
考
, 现 实中的杰 出妇女 与三 国时代 的 巾帼英 雄有很 多相似 之 处
, 所 以 他在 小说 中
, 一 方面尊 重
历史
, 描写 了众 多的 妇女
, 肯 定她 们 的 自身价 值和 社会 作用
, 理 解她 们的感 情欲 望乃 至 虚构 了
貂蝉
、孙 夫人
、祝融 夫人 这样 的艺术 典型
, 这 不能 不说是进步 妇女观
。
另 一方面
, 由于 他生 活在
男尊女卑 和贞节观 念的氛 围不断加厚 的封 建社会 中后期
, 无 疑要打上 时代的烙印
, 所 以 在尊 重
历史 的 同 时
, 又 持 保 留态度—
杏 定妇 女 的存 在价 值和 正常 欲 望
, 甚 至诸 葛亮激 司 马醉 对 阵
时
, 也 派人送去
“ 巾帼并妇 编素之 服
”
, 并写上
“ 甘窟 守土巢 而畏刀 避箭
, 与寡妇 又 何异 哉
” ? 这 种
矛盾 心态
, 同样 表现在《
水 浒传 》
里
。 潘 金莲的感 情欲望与 悲惨的结 局
, 武 松的维 护夭理 与对孙
二 娘的 戏弄等
, 都 是矛盾的 统一
。
5 6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