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
夕
于是收进 《曹集 》
里 的 《七步诗 》也就 只剩下 四 句
,
而 《广记 》中前 一篇所 谓死 牛诗
者也 随之未 蒙收录而成为 了遗珠
。
弄清 楚所谓 《七步 诗 》的 由来后
,
顺 便翻 阅几 种整理过 的曹植诗
,
看这些 本子 如何处理
《七步诗 》
。
先 看 明冯惟 钠的 《诗 纪 》
,
手边有 当年友人赠 送的 嘉靖原 刻残恢
, 其 中 《魏 诗纪 》
卷 3
、
4是曹植 诗
,
大 略相 当于南 宋本 以下 的 《
曹 集 》5
、
6两卷 而又有 所增辑
。
《七 步 诗 》
在 《魏
诗纪 》卷 4曹植 五言之 末
,
题下小 注
:
“ 本集不 载
。
”
又小注
:
《
世 说新语 》日
:
` 文帝尝令东阿 王 七步 中作诗
,
不成者行 大法
。
应 声便为诗一 一
。帝有惭色
.
”
可见 首先从 今本 《世说新 语 》原书 中查 找 《七 步诗 》的是这位 冯惟 访
。 所 以 炙魏 诗 纪 》的
《七步诗 》正文是从 《世说新 语 》钞出的
“ 煮豆持 作羹
,
滚 豉 以为汁
”
六句
。
然后 在这六 句
下 再加个 小注
:
“ 一作
` 煮 豆燃 豆其
,
豆在 釜 中泣
,
本是 同根生
,
相煎何 太急
。
”
’ 这 当是
转录正德 舒本或嘉 靖郭本 《
曹 集 》
,
因为如果 录 自 《初学记 》等类书
,
按照 《诗纪 》的通 例
是要讲明的
。
再从题下小 注
“本 集无
”
来看
,
这位 冯惟 访还应查对过 不收 《七步 诗 》的南 宋
本或 明活 字本
,
否则只 看舒本
、
郭本他就 不会说
“ 本集无
”
而 是
“ 本集 有
”
。
同时还可知 道
他不 了解 即使南 宋本
、
明活字本也是 后人辑成 的
,
如果了解 到只是 辑本
,
他就 不会 叫它
“ 本
集
”
。
再看清 康熙时卓 尔堪编刻 的 《曹陶谢 三 家诗 》
。 这 在 《藏园群书 经眼录 》里著 录了一部
徐 杭 旧藏本
,
从 ( 中国丛书综 录 》
里也 只查 到北京 图书馆等 三个 大馆 收藏着
,
其珍 贵殆不 亚
于卓 氏编刻 的另一 种 《遗 民诗 》
。 但 《燕京 学报 》第 2
0 期所 载郭绍虞先生 《陶集考 辩 》
著 录
此书时却说
:
“ 所加 评语
,
亦空泛无足 取
,
盖 仍是 明季钟
、
谭一 流评诗伎俩
,
除 多 此 一 合
刻之本
,
犹可窥见 明人刻书 风气之影 响外
,
殆绝无 价值也
。
”
《三家 》中陶诗如 此
曹诗似
宜一 丘之 貉 ! 幸好 近在 沪讲课买 到此卓 刻原 书
,
第一家曹 诗两 卷
,
固全本 《诗纪 》
,
但 《七
步诗 》
第二 种 四 句者 已 改作 大字正文
, 小 注引 了一 段 《漫雯诗话 》说
:
“ 曹子 建 《七 步诗 》
,
世传
` 煮豆然 豆箕
,
豆在 釜 中泣
’
,
一本 作
` 其 向釜下 然
,
豆在釜 中泣
’
,
其 工拙浅深
,
若
有 以辨 之者
。
”
同 时又据 此把第 一种六句 的第 三句改为
“ 其 向釜 下然
”
,
小注
“
` 箕 向
’ 一
作
` 其在
’
,
` 釜下
’
一作
` 釜 中”
’
。
说 明他 已 在 《诗纪 》基础上进 而做 了点校勘 工作
。
诗后又 有小字双 行评说
:
七 步者
,
言 子建尝七 步而能诗成
,
犹 八 叉手之 谓
。
魏文 岂有诗不成而 行大法 之理 ?
此诗亦尝时 以
煮豆起兴者
,
非对其暴决之兄 而 敢作此 语
。
《世说 》亦 《齐 谐 》之 余
,
小说之 祖
,
因 此诗
“ 同 根
”
、
“ 相煎
”
,
似对其兄
,
以七步 附会 之耳 !
“ 煮豆 然 豆其
”
,
亦非子建 口气
。
这是 第一个起来否 定所谓 《七步诗 》
,
有见 解
,
有 断制
。
“ 绝无价值
”
之 低淇 施诸 卓评 陶诗
是 否允 当
,
我虽未暇 审核
,
用 于卓评曹 诗之 不相宜则 已 显 然①
。
①另外
,
郭绍 虞先生 径据此 书卷 端开 列
“ 全阅
” 姓 氏
,
认为是
“ 清张潮
、 卓尔堪
、
张师 孔辑
”
,
也似
欠妥
,
看张师孔序就可 知 道此 书选 辑实 出卓 氏之手
,
张师 孔仅
“左右 仇校
”
,
张潮只 是挂名
,
因此 说三 人
创全 阅
”
而不 曰
“ 全 选
”
、
“全 辑
”
.
飞
20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