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历史上的周瑜_朱寅
(0 次评价)2931 人阅读0 次下载
使周瑜“威声远著”[3]。 《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挥兵南 下,当时孙吴面临的大势是:曹操攻克荆州,刘表 的儿子刘琮率军投降,“曹公得其水军, 船步兵数 十万”;这时的刘备已为曹操所破,“弃妻子,与诸 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4],“欲引南渡江”[5]; 面对曹操数十万大军压境(《资治通鉴》采用《江表 传》说“80万”)[6],东吴“将士闻之皆恐”,以张昭为 主的投降派主张“不如迎之”。 从鄱阳赶回的周瑜 和鲁肃力排众议,力主抗曹,最后以周、鲁为主的 主战派战胜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 使孙权坚定抗 曹的决心,进而实施联刘抗曹的行动计划,这与周 瑜对战前形势的正确分析和军事策略的筹划是分 不开的。 在赤壁之战前后,周瑜的足智多谋、英勇 善战的军事才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在对战略形势的分析和战争攻防部署 上。 在战前,周瑜高瞻远瞩,结合当时的天时、地 利、人和的优势,客观综合地剖析了曹、孙、刘三方 面的大势,得出了“我方”(孙权)抗曹的有利条件: 从“人心”来看,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其名不正,所以扫荡曹操是人心所向;孙权“以神 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 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泛舟举帆,朝发夕 至,士风劲勇,所向无敌”,“当横行天下”,同时,也 深刻指出曹操挥戈东吴的不利因素: 今北土既未 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 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 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 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 之[7]。 周瑜还从兵力、士气等角度指出曹军的弱点: “久疲”,“不过十五六万”,“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 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在用事实挫败以张昭为 首的投降派的气焰、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后,周瑜 主动请战,愿领“精兵三万,前往夏口(今汉口)迎 敌”。 孙权在周瑜的帮助下,部署了抗曹的具体方 略:联刘抗曹,派周瑜和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 公,遇于赤壁”[8],这一部署彻底击破曹操要孙权送 “人质”的美梦。同时划清了敌、我、友三方的界限, 为日后抗曹胜利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军事基础,也 充分表现了周瑜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 二是在战术运用上。 周瑜在具体指挥攻打曹 操过程中,不仅调度有方、身先士卒,而且集思广 益、善于经略,前期采纳了黄盖之计,后期运用了 吕蒙之计。在整个抗曹战争中,黄、吕二人之计,是 周瑜破曹战术的重要环节。 周瑜为了击溃曹军主 力,运用“诈降火攻”之计,由黄盖诈降曹操,运用 装满柴火膏油的船只,在离曹军连环船二余里时,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 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 落”,顿时“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周瑜带领精锐部 队击鼓追击,“北军大坏,曹公退走”,取得了“火烧 赤壁”大捷。 [9] 三是在追击和士气激励上。公元209年,周瑜 在追击曹仁的过程中又运用吕蒙之计, 解除了甘 宁之围。周瑜中箭受伤后,为了激励士气,乃“自兴 案行军营”,最终打败曹仁。 三、周瑜的人格魅力 周瑜不仅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且颇具气量、 性情、德行方面的人格魅力。 这在处理与蒋干、程 普等人的关系时,充分显现出来。据《三国志 · 江表 传》载:“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 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 干有仪容,以才 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乃布衣葛巾, 自託行诣瑜。 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良苦,远 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 “干曰:”吾与足下州里, 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 客,无乃逆诈乎? “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 音,足知雅曲也。 “因延干入,为设酒食。 毕,遣之 曰:”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 “后 三日,瑜请干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 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干曰:”丈夫 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 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 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干但 笑,终无所言。 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10]” 这段史实,后来成了明末罗贯中笔下“蒋干中 计”的来源,其实三国史籍上并无“中计”或“盗书” 的记载。 正确处理与程普的关系, 从另一个侧面显示 出周瑜的性格开朗、“器量广大”和“折节容人”的 品格。程普是早年追随孙坚并屡立战功的老将,年 长资深,时人称之为“程公”。 《江表传》记载,周瑜 与程普之间有些矛盾,不很和睦,其实责任不在周 瑜,而在程普“颇以年长,数凌侮瑜”;但周瑜却压 抑自己的感情,“折节容下,终不与校”[11]。 程普终 于认识了自己,敬服并亲重周瑜,对别人说:与周 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赤壁之战,孙权任周瑜为左都,是全军最高统 帅;程普任右都,只是他的副手,自然不服气。周瑜 以大局为重,不公报私仇,不对倚老卖老、多次凌 侮自己的程普治罪, 如果没有恢宏大度的器量是 做不到的。 参考文献: [1][2][3][5][7][8][9][10][11]陈寿(晋). 三国志·吴志·卷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陈寿(晋).三国志·蜀志·卷二[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2 [6]司马光(宋).资治通鉴·卷六十五[M].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马俊 55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1-15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7 04:40 , Processed in 1.47159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