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诸葛亮并非“重益轻荆”
(0 次评价)2955 人阅读0 次下载
诸葛亮并非 “ 重益 轻 荆 ” 张大可 《江汉论坛》一九八O 年第一期刊载了 薛国中同志 的《诸葛亮与隆中对》一文 , 提 出诸葛亮没 能完成统一大业的主 要原因之一 是对荆州问题处置失当 , 犯了重益轻荆的错 误 。 这一论点似与史实不符 , 值得讨论 。 刘备进蜀之初 , 只命庞统随行 , 而让诸 葛亮坐镇荆州 。 关羽 、 张 飞 、 赵云 、 刘封 、 孟达等一班虎将及 重兵都留守荆州 , 可见刘 备集团对荆州是足够重视的 。 按隆中对策 , 北伐中原 , 兴复汉室 , 不 仅要占有荆州 , 还必须占有益州 , 首先完成 鼎 足三分的霸业 。 “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 , 外结好孙权 , 内修政理 ” ( ( (三国志 · 蜀书 · 诸芍亮传》) 。 显然是以益州作为巩固 的 根据地的 。 所以当庞统战死锥城 , 三 军 夺 气 , 情况危急之时 , 诸葛亮不得已亲自援 蜀 。 况且当时严重的危险还是来自北方 。 曹 操已平定雍 、 凉 , 正窥伺汉中 。 若果益州久 持不下 , 曹操军来 , 则非刘备所有 。 在这种 形势下 , 诸葛亮入蜀 , 赶在曹操平定汉中之 前占有益州 , 毫无疑义是正确的决定 。 不 久 曹操就夺取了汉中 , “蜀 中一日数十惊 ” (《三 国志 · 魏书 · 刘哗传》 注引( (傅子) ) ) , 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 薛文引王夫之说 “取蜀 之事 , 先主以自任有余 , 而不必武侯也 ” , 这是不符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 薛文说 , 诸葛亮带兵入 蜀 , “这 一行动 破坏了原来兵力的战略配 置 ” , 是 “丢下荆 州 ” , 又责备诸葛亮在取得益州后没有回师 荆州 , 把住 “入川 的大门” , 因此是重益轻 荆 。 我们认为这些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 把守 大门是一将之任 , 治理蜀 国非诸葛亮莫之能 属 。 在刘备未得益州之前 , 荆州是立足之 地 , 故须诸葛亮亲自坐镇 。 而当益州 已为荆 州后援 , 有一关羽留守就完全可以胜任了 。 关羽是蜀国上将 , 曹 、 孙双方都畏之如虎 。 公元二一五年 , 孙权来争荆州 , 只以索讨江 南三郡为限 , 不敢正眼窥探关羽稳 坐 的南 郡 。 公 元二一九年 , 关羽北伐 , 一战而擒获 于禁 的步骑三 万 , 使曹 操震恐 , 议 欲迁都洛 阳以避 其锋 。 这 说 明诸葛亮入 蜀 , 让关羽留 守是作了慎重 的安排的 , 荆州主力也还在他 的统领之下 。 《隆中对》分析荆州是 “用武之国” , 而益州 “沃野千 里, 天府 之土 , 高祖因之以 成帝业 ” , 是立国根本 。 薛文认为这个分析 “已经 包含着重益轻荆的思想萌芽” , 在 战 略上是 “错 误 ” 的 。 我们的看法 与此相反 , 认为诸葛亮的分析是符 合实际的 , 在战略上 是完全正确的 。 刘备在未得益州之 时 , “北 畏曹公之强 , 东惮孙权之 逼 , 近则惧孙夫人 生变于肘腋 之下 ; 当斯之 时 , 进 退狼跋 ” (《三国志 · 蜀书 · 法正传》) 。 在战略位 置 上 , 荆州就是 “用武之 国” , 四战之地 , 为刘 、 孙 、 曹三家所必争 。 倘若没有益州做 为可靠后方 , 刘备没有回旋余地 , 难以立 国 。 益州是立国根本 , 荆州是前进基地 , 轻 重次序是客观存在 , 怎 么能说是诸葛亮 的主 , 拍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1-1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48 , Processed in 0.42169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