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诸葛亮故事传说
(0 次评价)4856 人阅读0 次下载
_ 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 , 遂解带写诚 , 厚相结纳 。 ” 大量历史事实证明 , 是刘备 “三顾” 草庐而不是孔 明自行求见 。 可见 《魏略》所说毫无史实根据 , 难怪裴松之批驳它 :“乖背至 是 , 亦良为可怪 。 ” 但是 , 这个诸葛亮求见的虚诞故事 , 又见于司马彪的《九州春秋 》 , 显 然不能看作鱼豢个人的捏造 , 而是当时流传于中原的一种传说 。 这个传说描写诸葛亮自逞口 舌之辩以求取赏识 , 成了一个进行游说的策士 。 汉魏士大夫出仕 , 以屡辞辟召为自重身价 , 而鱼豢所写的诸葛亮竟然毛遂自荐 , 以说词见用 , 便可知这个敌国传说的贬意了⑦ 。 在《魏 略 》中 , 鱼豢还记一则后主与诸葛亮的传说 : 刘备败于小沛 , 出奔荆州 , 其子刘禅失散人汉 中 , 为人转卖作养子 ; 后来 , 简雍使汉中 , 刘禅往见 , 遂诣益州主为太子 , “初备以 诸葛亮 为太子太傅 , 及禅立 , 以亮为承相 , 委以诸事 , 谓亮曰 : ` 政由葛氏 , 祭则寡人 , 。 亮亦以禅 未闲于政 , 遂总内外 。 ” ⑧其实 , 后主生于荆州 , 父子未曾相失 , 诸葛亮亦不为太子太傅 , 所以裴松之驳斥说 :“ 此则《魏略》之妄说 ” 。 鱼豢所采的这个传说 , 显然是贬诬刘禅而以 显耀魏晋之主 , 描写后主甘作傀儡 , 则诸葛亮成为独揽朝政的专制权臣 。 魏明帝文告中曾有 “ (诸葛)亮外慕立孤之名 , 而内贪专擅之实 ” 的贬词 皿 。 这个敌 围传闻的故事 , 正是魏晋 统治者言论 的翻版 , 跟蜀人歌烦诸葛亮政绩的传说大相径庭 。 司马鼓的从孙司马彪 , 还把诸葛亮杀曲成为玩弄权术的奸诈者 。 《太平御览》卷三百五 十九兵部引他的《战略》 : ·“ 太和之年 , 诸葛亮从成都到汉中 , (孟)达又欲应亮 , 遣亮玉块 、 织成拿{ `汗 、 苏合香 。 亮使郭模炸降 , 过 魏兴 , 太守申仪与达有隙 , 模语议 :“ 亮言玉块者(事)已 决 , 织成者言谋已成 , 苏合香者言事已合 。 ” 这也是一个怀有敌意的故事传说 。 当诸葛亮发动伐魏战争而需要从敌人内部进行分化瓦解之 际 , 孟达图谋叛魏应蜀 , 这不仅削弱敌人的力量 , 而且还可以 开辟伐魏的第二战场 , 是求之 不得的大好事 。 可是 , 司马彪写诸葛亮却反而故意派人把进行秘密联络的情况泄露给敌方 , 显然完全违背此时此事的情理 。 玉块 、 苏合香等本是民间故事中常用之物 , 而孟达对决定举 兵叛魏这件生命饮关的大事却视同儿戏 , 竟然以传递哑谜式的物品来进行联络 , 简直到了荒 唐可笑的地步 。 L 司马彪之所以编写这个传说 , 无非宣扬背叛者既不受人信任 , 也不会有好 下场 , 以警诫后来效法者 。 而这则传说中的诸葛亮 , 既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力 , 又惯于施 用阴谋诡计 , 成了一个不可捉摸的奸诈之辈 。 中原地区流传的诸葛亮故事 , 除了鱼豢 、 司马彪的记载外 , 还见于王 沈的 《魏书》等 。 王 沈党奉司马氏 , 著述多为时讳 。 他在《魏书》中写诸葛亮之死 : “ 亮粮尽势穷 , 忧患欧血 , 一夕烧营遁走 , 人谷 , 道发病卒 。 ” 裴松之指出 , 所谓军败欧血而死之说 , 是 “ 因亮自亡而 自夸大 ” 的 `嘘记” (见《三国志 》卷三五亮传注) 。 西晋初年 , 傅玄奉命制作 庙 堂歌辞 《宣受命》 , 更进一步吹嘘司马豁而厚诬诸葛亮 。 《古今乐录》明确指出 : “ 《宣受命》 , 言宣皇帝(司马豁)御诸葛亮 , 养威重 , 运神兵 , 亮震怖而死 。 ” (见丁福保编《全汉三国 晋南北朝诗》 , 中华书局本第 25 9 页) 。 这些魏晋之际的中原传说(有的本来就是统治者制 造出来的) , 怀着对诸葛亮的敌意 , 总不免要加以歪曲和丑化 。 至于当时东吴地区有否诸葛亮故事传说?由于资料缺乏 , 还难以意断 。 但是 , 吴大鸿肪 张俨 《默记》比较诸葛亮与司马爵的优劣 , 说仲达据有十倍的土地和精锐的军力 , 只能 “务 自保余而已 ” , 而孔明却以九分之一的力量 , 长驱祁山 ,“有饮马 河 、 洛之志 ” , 明确得出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1-0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8 16:46 , Processed in 1.06959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