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学报
9811
年第
2期
魏 晋南北朝 时期的诸葛亮故事 传说
陈翔华
编者按
:
三国时期
,
历史上杰出的封建阶级政治家诸葛亮去世以后
,
民间
由于对他的深切追念
,
就产生了许多故事传说
。
到了元末明初
,
小说家罗贯中
在讲史平话和杂剧等故事的基础上
,
参考历史
,
博取传说
,
在他的杰构《三国
志通俗演义》中
,
塑造了一个脍炙人口的著名艺术典型
。
因此
,
研究诸葛亮的
艺术形象
,
除了分析罗贯中所描写的以外
,
还必须考察诸葛亮故事的产生和发展
的历史情形
。
这样
,
才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对精神财富的创造
,
有助于了解古代文艺史的发展规律
,
以及有助于了解描写历史人物的艺术 经
验
,
从而作为今天塑造典型的某些借鉴
。
为此
,
本文作者从一九六二年以来致
力于搜集资料
,
进行探求
,
数易其稿
,
撰写了《诸葛亮艺术形象演变史 》一书
。
此文是该书稿中的一节
,
今在本刊先于发表
,
以飨读者
。
名
S
吕
幸
至
历史人物诸葛亮去世不久
,
民间已有他的故事流传
。
东晋以来
,
由于民族的危机和南北
的分裂
,
这种故事又有了新的发展
。
但是
,
这个时期的诸葛亮故事还处在幼年阶段
,
没有摆
脱历史的影响
,
因此具有野史性质和口头传说的特点
。
诸葛亮故事传说的产生
魏晋之际
,
历史人物诸葛亮
“声烈震于遐迩”
①
,
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
。
诸葛亮去世以
后
,
不仅蜀汉人民对他深切怀念
,
而且中原地区也流行不少传说
。
诸葛亮治蜀二十年
,
安抚百姓
,
约制官吏
,
赏罚公平
,
法治严明
,
被人誉称为
“
自秦
、
汉以来未之有也②
”
。
而且他操劳国事
,
鞠躬尽瘁
,
对待部属
,
开诚布公
,
精神也 足 以感
人
。
所以
,
当这个杰出的政治家退出了历史舞台
,
就引起了蜀人的深情悼念
,
“亮
初亡
,
所
在各求为立庙
,
朝议以礼秩不听
,
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
”
(习凿齿 《襄阳记 》)
。
直
到蜀汉末年
,
“百姓巷祭,
戎夷野祀
”
,
这种
“
蒸尝止于私门
”
的纪念活动更加广泛而深入
,
朝廷才被迫在污阳为他立庙
。
由于诸葛亮极受敬仰
,
民间便推爱及至其子 诸葛瞻
。
当时
,
“蜀人追思亮,
咸爱其(诸葛瞻)才敏
。
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
,
虽非瞻所建倡
,
百姓皆传相
告日
:`
葛侯之所为也
。
’是以
美声溢誉
,
有过其实
”
(《三国志》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
。
甚至蜀亡以后
,
军士王富起兵反抗西晋王朝的统治时
,
还打出诸葛氏的旗帜以资号召⑧
。
这
些
,
可见诸葛亮对当时的社会影响之广
,
得民心之深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