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昭
《吴书》考
陈
博
三国时期
,
是我国历史
_
L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重 要 历 史时
期
。
这一时期
,
魏
、
蜀
、
吴 三国各自雄据一方
,
明争暗斗
,
争强
称霸
,
内政外交上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
,
加之 相互间战事频仍
,
重大历史事件接连不 断
,
重要历史人物层 出不穷
,
堪 称 多事之
秋
。
一与之 相适
应
,
该时期的史著亦相当繁富
。
在
《隋志》及新旧
《唐志》中
,
仅正史
、
编年两类
,
便著录有鱼豢
《魏略》
、
王沈
《魏书》
、
韦昭《吴 书》
、
陈 寿《三国志》
、
环济《吴纪》
、
徐众
《三国志评》
、
孙盛
《魏武春秋》
、
阴澹《魏纪》以 及《汉晋春
秋》
、
《魏 氏春秋》
、
《魏武本纪》
、
《魏书国纪》等十余部之
多
。
极为遗憾的 是
,
以上所列
,
除
《三国志》而外
,
其余皆已散
佚
,
而最负盛名的
《三国志》又有
“伤
于简略
”
之 叹!这样一
来
,
极为丰富复杂的史实与严重 医乏的史料形成反差极其强烈的
对 比
。
以 致我们对 这 一历史时期的政治
、
经 济
、
军事
、
文 化等各
个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
,
从而 形成难以继续深入的局面
。
发掘新
资料
、
拓宽三国史料来源
,
已成为史 学文献 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
有鉴于此
,
笔者 不自量力
,
在对 韦昭
《吴书》辑佚
、
整理的墓础
_卜,
对其加 以初步探讨
,
意欲对 促 进三国史的研究略 尽微 薄之
力
,
并企获得抛砖引玉 之 作用
。
《吴书》是 东吴政府软修的一部当朝 国 史
,
并非出自韦昭
-
人之 手
。
《三国志
·
薛莹传》引华夏 疏曰
:“
大皇帝末年
,
命太
史令丁孚
、
郎中项峻始 撰《吴书》
。
孚
、
峻俱非史才
,
其所 撰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