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试论魏晋南北朝之清谈
(0 次评价)3837 人阅读0 次下载
的风气 。 他们腐化透顶 , 懒惰已极 , 只知道骄奢 淫佚 , 纵情享乐 , 根本不 打算千点实事 , 有所作为 。 因此 , 这些人讲哲理是大谈虚无 , 玄 而又玄 , 写文章是 无病呻吟 , 言之无物 , 整夭地 清谈那些 “天地万物 皆以 ‘无, 为本 ” (引 自何晏 《论语集解》 ) , “天地 以自然运 , 圣人以自然用 ” (引自 《无名论》 ) , “玄冥”、“独化” (郭象 :《庄 子序 》 )的空道理 。 为此 , 他们找到了主张无为 主义的 《老 子 》、 宣扬神秘主义的《周易 》和兜售不 造是非的 《庄子》, 作为其立 论的根 据 , 并在这一 基础上大加发挥 , 建立起以无为本的魏晋玄学思 想体系 。 这种思想体系对当时思想界的影响是非 常大的 , 以致造成 “众家 扇起, 各列其说 , 上及造 化 , 下被万事 , 莫不贵无, , (引自裴顺 《崇有论》)的 局面 , 形成了一股长达几百年的 “玄风”热, 是很 可悲的 。 (二)处官才律远不事事 魏晋南北朝时 , 洁谈之风几乎蔓延到整个官 场 , 大部分上层官吏都 “尸 禄耽宠 , 仕不 事事 ” ( 《晋书》卷3 5 ) 。 《梁书》载有姚察 的一段论述: “魏正始及晋之 中朝 , 时俗尚于玄虚 , 贵为放涎 , 尚书承郎以上 , 簿领文案 , 不复经怀 , 皆成于令 史 , 逮乎江左(指东晋) , 此道弥 扇 。” ( 《梁书 · 何敬容传》论)尚书皿郎以 上的官吏 , 都是朝 廷的要员 , 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或主管中央政权 某一部门的高级官吏 。 这些 人身负如此重任 , 然 而却都是些 “簿领文案, 不复经怀 , 皆成于令史 ” 的尸位素餐之徒 。 令史 , 魏晋之时是郎以下掌 文 书的官职 , 大概相 当于现在的秘书 。 当 官 不理 政 , 一切事务都由秘书来办 , 岂有不出乱子 的道 理! 《陈书 · 后 主纪 》 论也指出 :“ 自魏正始 、 晋 中朝以来 , 贵臣虽有识治者 , 皆以文学相处 , 罕 关庶务 , 朝章大典 , 方参议焉 , 文 案薄领 , 咸委 小吏 , 浸以成俗 , 迄至于陈 , 后主 因循 , 未逞改 革 。 ”这 是说 , 从魏的正始年间起 , 一直到南 朝最后一个朝廷的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止 , 三百 多年里 ,。各朝各代 的大臣中 , 就连所谓 “识治者’ 、 都 “罕关庶务”, 把他们应管的事都推给下边的人 去办 , 更不消说那些地道的碌碌庸才 了 。 这话说 的未免 有点太过 , 但实际情况肯定是非 常严重的 。 不事事则必败事 , 不理政则必失政 , 不经国 则必 误国 , 这在魏晋南北朝时体现得最为充分 。姚 察曾非常感慨地说 :“呜呼I 伤风败俗 , 曾莫之悟 , 永嘉不竞 , 戎马生郊 , 宜其然矣 。 , ’( 《梁书 · 何敬容 传 》论)认为由于有这 种不知醒悟 的清谈, 因而出 现八王之乱 , 永嘉之难 , 造成烽火四起 , 五胡乱国 的局面是势所必然的 。 南朝齐 、 梁时人 陶弘景也曾 作诗论及此事 :“夷甫位放 诞 , 平叔坐谈空 , 不意 昭阳殿 , 化作单于宫 。” ( 《梁书 · 侯景传》)也指 出江山易主 、 西晋败亡 , 责任在何晏 (平叔) 、 王衍(夷甫)之流的清谈家身上 。 这与东晋桓温 的看法是一致的 。 桓温指出 :“神州 陆沉 , 百年丘 墟 , 王夷甫诸人 , 不得不任其责 。 ” ( 《晋书 · 桓 温传 》 )甚至就连王衍本人在兵败被俘 , 临刑 前 也大呼 :“吾曹 虽不如古人 , 向若不祖尚虚浮 , 戮 力以匡天下 , 犹可不至今日!, , ( 《晋书 · 王衍传 》 ) 可以说西晋王朝是直接亡在这些在其位不谋其 政 、 食其禄不尽其职 的清谈家们手里的 。 几十年后 , 南朝梁元帝又重蹈覆辙 , 再次饱 尝 了清谈误国的滋味 。 公元五五四年 九月 , 魏遗兵 五万伐梁 , 其时 , “好玄谈” 的梁元帝正千龙光殿 向其臣 一F ’ 讲述 《老子》, 当武宁太守向他报告了这 一紧急军情时 , 才停讲 ; 但过了儿 天 , 竟又 “复 讲 ”, 并让 “百官戎服 以听 ”, 终于落得个兵 败 被 擒 、 受尽侮辱的下场 。 真是置生死祸福 、 社被安 危于不顾 , 惟知清谈了 。 就是这个梁元帝 , 失败 前又是焚书 , 又是断剑 , 又要 自 杀 , 出尽了洋 相 。 有人问他 :“何意焚 书?”他 回答说 :“读 书万 卷 , 犹有今日 , 故焚之 ” (见 《资治通鉴》梁元 帝) , 真是昏脸得可以 。 (三)奉身放荡不检点 魏晋南北朝士家大族的清谈家们 , 大都是一 些糜烂透顶的官僚权贵 , 极端 自私的故靛小人 。 他 们在生活上追 求的是 态意挥霍 , 纵情享乐 , 贪得 无厌 , 醉生梦死 , 无休无止 的狂欢 , 不受约束的放 荡 。 对此 , 却美其名日 “旷达”。 这种 “旷达”, 乃是 极端腐化的生活方式 的代名词 , 是清谈家们所要 达到的最高目的 。 而清谈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也 就是他们为了掩饰这些无耻之尤的丑恶行径 , 填补由于过分 的物质享受而造成的精神空虚的 。 因此 , 立 言玄妙 , 处官雅远 , 奉身旷达 , 是三位一 体 、 不可分割的 。 象何晏纵欲好色 , 贪财荒淫 , “食五色散”, 行为极其乖张 。 王衍热 中名利 , 贪 鄙无耻 , 实属衣冠禽兽 。 而整个士族集团则不但 尚清谈 、 尚雅远 , 而且比富斗阔 , 奢侈成风 , 吃 喝缥赌 , 无所不为 。 这就 是 清 谈 家们所说 的 “旷达” , 这就是当时士族地主阶 级 的 生 活作 风 。 65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0-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2:15 , Processed in 0.43617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