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行法家路线的政治家曹操
哀伟时
曹操(一五五
—
二 二O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
、
军事家和诗人
。
历代反动
派都咒骂他
。
《三国演义》出来 后
,
曹操几 乎成了
“
奸雄
”
的代名词
。
鲁迅早就以反潮
流的革命精神指出
: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至少是一个英雄
,
我 虽不是曹操一
党
,
但无论如何
,
总是非常佩服他
。
”
对曹操如何评价?主要是看他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
东汉末年
,
地主阶级特别
是豪强地主残酷压榨劳动人 民和互相争夺造成夭下 大乱
。
著名的
“
黄巾
”
大起义
,
烧官
府
,
杀豪强
,
使
“朝野崩离,
纪纲文章荡然
”
,
沉 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和孔学
,
推动
着历史前进
,
也为推行法家路线创造了客观条件
。
在农民起义被残酷镇压 下去后
,
豪强
又各据一方
,
连年混战
,
破坏社会经济
,
给人 民带来莫大痛苦
。
这时
,
“
儒学大族
”
袁
绍
、
袁术和所谓
“大名士”
、
孔老二的二十世孙孔融等提出
“
尊儒贵学
”
,
实行儒家路
线
。
曹操则继承商软等为代表的法家路线
,
同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
“有
比较才能
鉴别
”。
让我们在儒法斗争中看曹操究竟在历史上起 了什么作用
。
反对分裂倒退维护国家统一
曹操一生很多时间在战争中渡过
。
他削平袁绍等大小割据势力
,
统一了长江 以北的
大部地区
。
对于这种征讨
,
当时有两种对立 的态度
。
反动儒生孔融说
:
战争造成地 方
“萧
条
”
,
是强盗行为
。
因此
,
分裂割据头子
“虽
有重决
,
必宜隐忍
”
(
《后汉书
·
孔
融传》)
。
袁绍是当时最大的世家豪族之一
。
他家四代有五 人做相当于宰相的大官
,
“势
倾天下
”
、
“门生
故吏遍于天 下
”
。
他占有今山东
、
河北
、
山西一带
,
是北方最大 的割据
者
。
袁术占有江淮一带
,
是南方最大的割据者
。
其它豪强割据一方
,
都打着袁家旗号
。
“
隐忍
”
这些豪强
,
国家分裂
、
军阀混战的状况就无法结束
,
恢复和发展 生产就无从谈
起
,
地 方
“萧条”
的根源就不能铲除
。
孔融的主张显然是代表世家豪族的利益
。
曹操反
对这种主张
。
他通过战争削平豪强
,
起了进步作用
。
曹操的胜利
,
在 于实行正确的政治
、
军事路线
。
论兵力
、
粮食和武器
,
曹操比袁绍
弱
。
孔融之 流曾因此散布必败论 以动摇军心
。
但决定的因素是政治
。
曹操指出袁绍
“兵
多而分划不明
,
将骄而政令不一
,
土地虽广
,
粮食虽丰
,
适足以为吾奉也
”
(《三国志
·
武帝纪
》)
。
曹操的重要助 手法家郭嘉也说
“绍有十败”
,
简单点说是 他奉行儒术
,
“多谋少决”
,“外
宽内忌
”,“所任唯亲戚
子弟
” ,“是非不可
知
”
,
而曹操有
“十胜”
,
主要是实行法家路线
,
“上 下知制”
,
用人
“唯才所宜,
不问远近
”
(《三 国志
·
郭嘉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