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评价《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0 次评价)4561 人阅读0 次下载
破 “ 儒法斗争 ” 贯穿古今 、 无所不在的思想侄格 。 “拥刘反 曹 ” , 是封建正统思想的 一种表现 , 但不等于所谓的 弘尊儒反法” 。 封建 正统思想是地主阶级实行封建专制主义 、 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精神武器 。 封建统治者为 了维护一人 一姓的家天下 , 巩固其反动政权 , ’ 防止被压迫人民造反 , 制止其他封建势力 对王位和皇权的挑战 , 散布 “ 君权神授 ” 、 几 “万世一系” 的谎言 ; 宣扬皇帝 “应天 顺 人 ” , 其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 是天然合理 、 绝对合法的 , 天下臣民必须无条件地服 从 , 任何人不得 “萌异 心 ” , 否 则 “必获恶报” 。 《三 国演义》虽然承认 “炎汉气数已 终 ” , 但对东汉王朝腐朽统治的瓦解和倾覆 , 却寄予深切的同情和惋惜歹幻想能有刘氏 苗裔出来重整汉室乾坤 。 在魏 、 蜀 、 吴三个封建集团的统治者中 , 只有刘备是 “仅 朝宗 派 ”, 虽非嫡系 , 却系 “ 龙种 ” , 因此作者认为他 “理合继统以延汉祀” 。 而曹操尽管 文才武略出众 , “功盖 华夏 ” , 但因是 “ 异姓之人 ” , 因而无权 “ 窃据神器 ” , 不该篡 位称尊 。 这就是小说作者和修订者 “ 拥刘反曹 ” 的根本原因 。 从历史上看 , “ 拥刘反曹 ” 倾向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 北宋以前有关三 国的史料多以 曹魏为正统 , 而南宋以后则以蜀汉为正统 。 例如司马光主编 《资治通鉴》 , 以曹魏为正 统 , 是为北卑王朝的政治需要服务的 ; 而朱熹撰写《通鉴纲目 》 , 以蜀汉为正统 , 则是 为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争地位的 。 由此可见 , “拥刘” 或 “拥曹” , 与历代各封建王朝所 处的不 同条件和环境有关 。 但无论是 “ 拥刘 ” 或 “拥曹” , 都是封建正统思想 的反映和 表现 。 说 “捅 刘反曹 ” 等于 “尊儒反 法” , 这是没有根据的 。 历史人物刘备与曹操都被认 为是有法家思想倾向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 曹刘之争 绝非儒法斗争 , 而是封建统治阶级内 部财产和权力再分配过程中的矛盾 和斗争 。 可是在 《三 国演义》里 , 刘备被加以歌颂和 美化 , 一 而曹操都遭到 贬斥和歪曲 。 于是有人便据此认为 , 这是作者 “`尊儒 反法 ” 。 如果 真是如此、那么不但曹操要遭到贬斥和歪曲 , 刘备不也伺样要遭到贬斥和 歪曲吗?如果 说这是由于作者从 “尊儒反 法” 出发 , 把 “法家” 刘备 “改造” 成了 “儒者” 刘备 , 而 后加 以歌颂和美化 , 那么作者为什么厚此薄彼 , 只 “ 改造 ” 刘备而 不 品改 造 ” 曹操呢? 显然 * 这些间题用 “尊儒反 法 ” 是解释不通的 , 是不能 自圆其说的 。 封建正统思想 , 是地主阶级的思 想 , 它 维 护的是封建宗法制度 , 代表的是整个地主 粉级的利益 。 不管儒家或是法家 , 都是封建正统思想的鼓吹者和 宣扬者 。 这是一种极其 反动的思想 , 必须彻底批判 。 但它绝非区分儒家和法家的标志与界限 , 因此没有必要也 不应该把它 和 “ 尊儒反 法 ” 划上一个等号 。 如果承认 “ 拥刘反曹 ” 是封建正统思想的表 现 , 而叉认为这就是 娜尊儒反法竺 , 那岂不是说儒家维护封建正统 , 而法家却不维护封 建正统、这不符合历史事实 。 历 史上 的法家和儒家一样 , 都是维护封建正统的 。 且以秦 始皇而 论 , 就是一个 “万世一系” 的狂热鼓吹者 , 不正是他公然宣称要使秦王朝的封建 统治 “二 世三世至于万世 , 传之无穷 ” 吗!由此看来 , 用 “ 尊濡反法 ” 来衡量《三国演 义 》 , 来解释 拼拥刘反曹 ” , 除了导致理论上的混乱而外 , 解决不 了任何问题 。 这把尺 子必须扔掉 。 一 只有这样 , 对古代作家作品的评论与研究才能从 “四人帮” 的 “ 帮规帮律 ” 中解放出来 。 一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9-0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2 18:07 , Processed in 0.79219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