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
月刊一九 九三年
第四期
论曹魏 典农 官的隶属关系和
士家的地位
马植杰
一曹魏典农 官的隶属关系
曹魏民屯系统的典农官归中央哪个部门
领导
,
传统的说法是由大司农领导
,
这种说
法并不符合实际
。
西汉以降
,
随着君主专制
的强化
,
三公九卿的权限大见削弱
,
实权一直
在向靠近皇帝的尚书台转移
。
在曹操挟持汉
献帝时期
,
听谓公卿
,
若非操亲信
,
更无若
何实权
。
那时大司农官职还是有的
,
只是权
力更加缩小
,
比如建安 十 八年(公元21 3
年)
,
操进爵为魏公
,
开始建立魏政权
,
是
时操进其三女于献帝
,
献帝
“使使持节行太
常大司农安阳亭侯王 邑贵璧 帛元邺纳
聘
”
。
说明当时无太常
,
故令大司农代行
纳聘这类不甚紧要的仪式
。
魏明帝时
,
魏野
王典农中郎将司马孚受诏修建河内水利
,
经
过检行以后
,
提出了在沁水流经石门的 地点
兴修
,
司 马孚上书明帝请
“救大司农
府给人
工
”
,
说明经过皇帝允准兴修的水利工程
所需人徒或雇工钱乃是由大司农 供 给
。
同
时
,
由此可以推知典农官并非隶属 于大司
农
,
假若隶属 的话
,
司马孚就可直接向大司
农请求拨给
,
而不必上书皇帝转救了
。
大司
农除为御批兴修工程 给人工以外
,
另一主要
职掌是管仓凛
,
唯大司农并不能因有临时事
故而自行调用仓谷
,
比如当黄初三年(
22 2
年)秋
,
冀州发生了大蝗灾
,
魏文帝即
“使
尚书杜歌持节开仓凛以振之
”
。
魏文帝为
什么 派尚书而不 派大司农府人员去开仓振灾
呢?表明执行调用仓谷的部门是尚书
,
而非
大司农
。
又如著名的大粮仓—
敖仓
,
中兴
即归河南尹管辖
,
郡国盐铁官在西汉时本
属大司农
,
中兴也改属郡县
,
表明两汉至三
国
,
总的趋势是大司农等卿官权限逐渐缩小
,
所以
《通鉴》的 注者胡三省
说东 汉
“尚书
分掌众事
,
九卿殆为具官
。
”
但有的史家
囿于旧说
,
对此并不甚了了
,
当司马鼓发动
诛大将军曹爽政变时
,
大司农桓 范劝曹爽兄
弟奉少帝曹芳
“诣许昌,
微四方兵以自辅
”
。
史 书记述当时桓范的话说
:“
今诣许昌
,
不过中宿
,
许昌别库
,
足相被假
,
所忧当在
谷食
,
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
。”
至今人们仍
把最后一句话当作大司农有权调发各地仓谷
的证据
。
我们知道
,
许昌别库是储藏兵器之
所
,
司马鼓起兵后
,
首先占领洛阳城 内的
武库
,
桓 范所以说可使用许昌武库的兵器
,
乃因为奉有魏天子
,
只有天子才可以动用所
有武库的兵器
,
也只有天子才可以在任何情
况 下调用各地的仓谷
。
据
《后汉
书》卷4 1
《钟离意传》记述一件汉明帝时事说:
诏赐降胡子嫌
,
尚书案事
,
误以十为百
,
帝见司农上簿
.
大怒
,
召郎(尚 书 郎 )将 答
之
,
( 尚书仆射钟离 )意因入
,
叩头日
:“过
误 之失
.
常人所容
,
若以懈慢 为
“想‘
则臣位
大
、
罪重
,
郎位小
,
罪 轻
;
咎皆在臣
,
臣当先
《三国志》卷1《武帝 纪》注
引《献帝起居
注
》
。
《水经注》卷9沁水注引《魏土 地记》
。
《三国志》卷2《文帝纪》
.
《后汉书
·
百官志
》第2 6
本注
.
《资治通鉴》卷8 0
武帝咸宁五年(2 7
9年 )
胡
注
。
《三国志》卷《曹爽传》注引《魏略》
L
9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