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假作真时真亦假——曹操新说
(0 次评价)5806 人阅读0 次下载
击杀数人 ” 而安然逃去 其三 , 《魏 书》作者王沈 曾在魏国当过治书侍 御史 , 散骑常侍 , 所撰 《魏书》对曹多有溢美之辞 。 如云 “太 祖 自统 御海 内 , 艾夷群丑 , 其行军 用师 , 大较依孙吴之法 , 而因事设奇 , 序 敌制胜 , 变化如神故每战必克 , 军无幸胜 。” 别的 史家称曹操 的对 手为 “ 群雄 ” 这里视为 “ 群丑 ”, 曹操南征北战 , 有胜有 负 , 怎么可能 “ 每战必克 ” 呢 这不是在 竭 力美化曹操吗 以这种主观情致去写 “ 杀 吕 ” 故事自然尽量为曹开脱 , 只是开脱得 不尽合情理罢了 参见 《曹 操论集》 川 一,、。 。 相形之下 , 刘 氏倒还讲出 了些道理 , 只是其在主观情致 上要论 出 个较完美的曹操 , 先入为主 , 其分析就不免地有 “失误”。 其一 , 对于 曹操来说 , 惊弓之鸟与残忍的狼并不是 不可调和 的对立面 , 也不存在 从惊弓之鸟到 残忍的狼的所谓质变 , 而 恰恰是对立的统一体 。 惊弓之 鸟是其当时的处境 , 残忍的狼为其性格的一 个重 要侧面 。 惊弓之 鸟 , 既 已惊弓刺卓未遂而成了天 下共擒的逃犯 , 自然多疑 既已多疑 , 自 然会先发制人 , 因为他毕竟不是闻风丧胆的可怜 虫 , 而是有着虎狼之 性的奸雄何况他还闻有 “磨 刀之声 ” 既先发制人 , 即使是故人之 子乃至恩义并重 的故人 , 也免不 了被杀戮先是误伤无辜 , 后 则疑故 人难忍杀子之痛会转恩为仇 , 只得一并杀之 。 在曹操看来 , 不逃 生 , 就不足以完成讨卓大业 而此时不 杀吕 , 则不足以逃生 。 尽旁观的陈 宫责之为 “ 狼心狗行之徒 ” , 后人视之 为 “ 残 忍的狼 ” , 但在曹操的规 范里 , 这则是 从大 局 、 大志 、 大事出发 而不得 不为的 “小节”。 至于他 那被人称之 为 “血 盆大 口似的人生哲学 ’ 宁使我 负天下人 , 休教天下 人负我 , 这固然是曹操歹毒心 理的反映 , 然此时此地 如此云云 , 也是 情急无奈 , 兼之被陈宫 当面指斥得无言以对 , 干脆道 出这 一 不作二不 休的极端之言 , 其实曹操 多有 “ 浑厚坦荡 ” 之风 , 也 并非时时 、 处处 、 事事如此这般刻薄 。 否则 , 曹操岂有未来的大业 其二 , 《三 国演义》一 开始就表现了曹操奸雄性格的复杂性 , “ 杀 吕 ” 自是表现其 “ 奸 ” 的典 型情节 。 它既符合人物性 格的逻辑轨迹 , 也 符合原传闻中故事的基本形 态 , 它只能是刺卓与讨卓讨之间这特定环 境中的特定行为 。 对此任何研 究考都不 能因为它不利于自己主观逻辑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8-1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5 06:39 , Processed in 0.43469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