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嘉靖本和毛本校读札记下
(0 次评价)8527 人阅读0 次下载
九此种种 , 足以说明 , 毛氏对曹操形象的态度 , 不存在罗贯中式的亦褒亦贬 、 即抑 且扬的矛盾 。 他对曹操形象的修订工作 , 集中到一点上 , 就是旨在改变这一形象亦好亦 坏 的复杂状态 , 使之成为 “如 鬼如蛾 ” 而文 “才 胜术胜 ” 的国贼奸雄的艺术标本 。 毛氏 钓工作 , 从一定意 义上说 , 成效是显著的 。 毛氏的宗一旨 毛宗岗为什么如此执拗地尊刘抑曹? 一 回答这个问 题 , 需要对毛氏的生平思想进行详尽的考察 , 而这一点 , 目前还难以做 到 。 在现今条件下 , 只能从毛氏留下 的有关文字中 , 即从他对《三 国演义》和 ’《 琵 琶 记》的 批评中 , 寻求解释 。 在 《读 三 国志法》中 , 毛诀开宗明义 、 不厌其详地阐述 了一 种观 点 : “读 三国志 者 , 当知有正统 、 闰运 、 僧国 之 别 。 正统者何?蜀汉是也 , 僧国者何丁吴魏是也 ,一闰 运 者何乍普是也 。 , , 他还直 言不 讳地说 :“ 以正统予魏者 , 司马光《通鉴矛之误也 , ’以正 统 予蜀者 , 紫阳纲目之所以为正也 。 ” 而 “陈寿之志 未及 辨此 , 余 故折衷子紫阳纲目 , 而恃于 演义中 附正之 。 ” 态度何等明朗啊l毛氏清楚地告诉人们 , 他修订《三国演义札 就是要修正陈寿 、 司马光的 “谬误“, 依照朱熹的企闰观念 , _ 去反映 和评说三国的历史 。 众所周知 , 陈寿的《三国 志》是以魏为正统 的 , 尽管其对 昊蜀也持较客观公允的 态 度 。 司马光 的 《资治通鉴》对兰 国三家不赞成搞什么正闰之分 。 他认为 , 凡 “不 能使九 州合为一统 ” 者 , “皆以列国之 制处之 , 彼此 均 敌 , 无 所 抑扬 ” , “ 岂得独奖一国谓之 正统 , 而其余皆为僧伪哉? ” 作为一部编年体的史书 , 在叙 述历史事件的时侯 , 总要 采 用一 定的年号 , 不然 , 一 部厉史 就无从说起 。 因此 , 在 “汉纪” 之后 , 司马光顺乎自 然地采用 了魏国 年号 以记事 。 对此 , 他特 意做 过说明 , 意思是说 , 借 魏年以记事 , 仅仅 是因为汉 、 魏 、 晋 之 间存在着 “授受相承” 的关系 , 并非有所 “取舍抑扬” 也 。 陈寿 、 司马光在三国问题上所持的比较客观求实的态度 , 朱熹极 不赞成 。 他组织 编 纂的 《通 鉴纲目》 , 正是 与陈寿 、 司 马光 唱对台戏的 。 《纲 自》把厉史上 出现过的政 权 , 分别划 归 正统 . 列 国 、 僧 国三类 。 其 中 , 刘 蜀政权成 了东汉 王朝的一个组成部分 , 是 当然的正统(朱熹 亲自草拟 的《凡例》中 , 在 “汉” 字 下面 , 有一条醒目的 注释 : “起高祖五年, 尽 炎兴 元年 。 此 用 习凿齿 及程 子说 , 自建安二十五年以后 , 黔魏年而 系 汉统 , 与 司马 氏异 。 ” ) , 而魏 吴则被列为 “乘乱篡位 或据土 ” 的膺国 之首 。 自晋以 米 , 除习凿 齿的 《汉晋春秋》外 , 在统治阶级正史中第协次把 刘蜀尊为 正 统 , 把魏 吴 斥 为僧 国 的 , 便是这部 《通鉴纲目》 。 如前所说 , 《纲 目》的正闰僧 伪观 念 , 是毛宗岗 “尊刘 抑曹” 的 主要理论依据 , 而 维护《纲目》的正 闰僧 伪观 念 , 恰 恰是毛 氏修订《三 国演 义》的宗旨 。 根据目前看到 的材料 , 我们有理由认为 , 毛 氏的 “尊刘 抑 曹” 思 想 , 、 就其内涵而 论 , 与南宋间爱国文人与志 士(如王十朋 、 岳飞 、 陆游 、 文天 祥 、 范成大等)大不相 同 。 南宋间爱国文人之所以拥 刘反曹 , 那不 过是 一 种借 喻 。 即借贬斥曹魏 , 抒发对北方 异族政权的仇恨 , 借尊崇刘 蜀 , 寄托 自己收复中原 、 统一 国土 的 壮志豪情 。 对此 , 许多 专家学者已有专文论述 。 毛 氏则 不然 。 毛 氏的尊刘抑曹 , 主要为了正 “君 臣之礼 ” 、 79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6 00:26 , Processed in 2.33989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