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发孙小姐以
“
孙安
”
的正或名字
,
`
由正旦扮演
,
成功地塑造了一位
深明大义
、
且深爱刘备的贤德夫人的形象
。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
,
杂剧
写 出 了孙安由勉强答应
“
仗龙剑行刺客事
”
(第一折 〔后庭花〕
,
到彻
底拒绝并谴责美人计而深爱刘备的性格发展过程
。
孙安来到荆州地界
,
赞美
“
桑麻映日稠
,
禾黍接天齐
”
(第二折
〔迎仙客〕)的和平富饶景象
,
看到刘
、
关
、
张
、
诸葛亮之后
,
对这一
派英雄人物
,
更是钦敬不已
。
她称赞孔明
:“待道他是周 吕望
大减些年
纪
,
待道他是汉张良还广有神机
。
”
`
(第二折抓普天乐〕)
她赞美关羽
、
张飞豪
“端
的是虎将神威
、,
想我那甘宁凌统川比将来似鼠如狸
”
(第二
折[十二月」)
。
对刘备更是打心眼里喜欢
,
说他
“
目能顾耳
,
两手过
膝
”
,
“
真有帝王仪表
”
,
十分称心这桩弄假成真的婚事
,
对周瑜
、
孙权
“
明为嫁送
,
实夺城池
”
的计谋深恶痛绝
。
“
我为甚来倒替你守寡一
世
”
,
这句独白道出孙安的心
,
她确爱上刘备了
。
她还希望通过与刘备
结亲
,
“
着他两下里干戈再不起
。”
(第二折
仁煞尾」)
,
体现战乱中的人
民对和平安宁生 活的 渴望
。
正由于孙安下嫁荆州而深爱刘备
,
当她与
夫君 回门江东时
,
竭力保护刘备
,
最终与刘备一起冲破险阻返回荆州
,
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
杂剧中的孙安是个相当完整 的艺术形象
,
在元杂
剧所刻画的众多女性形象中
,
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的
。
在通俗演义这段故事中
,
孙安退居次位
,
而刘备上升为主角
。
但
小说中的刘夫人形象受杂剧影响的痕迹仍可以发现
。
首先是
,
人物名
字袭用 了杂剧中的名字
;
其次
,
人物的 品格与杂剧孙夫人品格是相一
致的
,
只是小说着墨不多
,
没能如杂剧那样充分展示孙安的 面貌
。
但
读者仍能看出小说中的孙安与杂剧中的孙安一样
,
也是不愿充当美人
计的角色
,
而忠于刘备的
,
并且在杂剧的基础上
,
小说增强了孙安的
女杰色彩
。
说她
“
自幼好观武事
,
居常令侍蝉击剑为乐
”,
在闺阁内也
“
枪刀森列如麻
”
。
正 因为如此
,
孙安在保护刘备逃离南徐返回荆州途
中
,
才这般威风八面
,
声色俱厉
,
连连喝退追将
。
从总体上看
,
小说
中的孙安的确脱胎于杂剧中的孙安
,
尽管小说中的孙安多了几分刚毅
飒爽的风采
。
·
9 0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