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周郎妙计安天下,救了夫人又退兵——论《赤壁》主角定位对《三国演义》的颠覆
(0 次评价)4628 人阅读0 次下载
5年第期 MOVIE LITERATURE 电影 文学 □廖建荣(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赤壁》,选取《三国演义》中最富有张力,也最能表现主要人物形象的一场战役来拍摄。影片最成功的是主角定位由诸葛 亮改为周瑜,在周瑜的形象刻画、在战争中的地位、与战争的关系等方面,既有还原历史,也有艺术创造,在主角地位上对《三国 演义》进行了颠覆,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关键词]《赤壁》;主角定位;《三国演义》;颠覆 明,如果再现一个《三国演义》式的人物,那么观众的新鲜感就会大 打折扣,其商业影响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现在,《赤壁》上映后的情形是:票房全线飘红,影片四面楚 歌。放映过程中观众颇感赏心悦目,观赏完毕之后寻找影片的“雷 点”也成为影迷们乐此不疲的趣事。面对此种尴尬局面,大方温厚的 吴宇森给予这样的解释:“我理想中三国的世界,是一个注重情义的 世界,我不要太沉重,我要看起来有幽默感,有激励的作用。第一集 是团结奋斗的心一个导演拍一个电影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和人生观在里面。所以《赤壁》基本上是一个励志的电影,跟一般的 历史大片不一样,没那么沉重。”我相信这样的刻意经营,也相信影 片通俗化的语言是导演有意而为之。除了孙尚香那句“天下兴亡,匹 女有责”因袭一千年后顾炎武的诗句而显得有些荒谬之外,其他网友 们狂批的诸如“我需要随时保持冷静”、“此次东吴之行,路途遥 远”等语言用在英雄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未尝不可。就导演本身而言, 文白相间的语言风格是为了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影片的内涵。吴宇森 本来的设计就是诸葛亮带点幽默感,“我想诸葛亮是那么聪明的一个 人,也应该是很活泼的一个人”。显然,导演的意思已经得到了充分 的阐释,虽然,这种做法在影片中的控制看起来似乎有些失当:不仅 诸葛亮幽默有余,就连周瑜、孙尚香等人物也狠狠地幽默了一把。吴 宇森在最近的采访中也承认了自己在台词方面的漏洞,但在笔者看 来,吴大导演其实是有自己想法的。一个故事究竟应该以哪一种风格 语言来讲述,对于观众和影评人而言是一个艺术或者文学的问题,但 对于导演和制片人而言,却是一个市场策略的决定。首先不按传统套 路出牌的台词必定引来口舌之争,而“口水淹赤壁”的直接效果就使 票房收入有了保证。其次,《赤壁》作为中国目前投资最大的影片, 仅靠国内市场收回投资或者盈利毕竟不太保险,海外版权的高价售出 才是发行方的有力靠山。电影这种文化产品市场的全球化门槛必须具 有普适性。要想图谋国际市场,中国商业电影就应该避免原生态的叙 事方式,避免用国外普通观众不易理解的文化元素作为故事的表述基 础。语言首先是老外们的一个难点,就算是可以翻译,太过传统的语 言设计也往往增加语言关的难度,而且翻译之后效果也常常差之千 里。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让中文台词本身通俗易懂再 加点西式幽默,以满足欧美市场的需求。从这点上看,语言风格的通 俗(幽默只是影片不小心的衍生物)其实也是《赤壁》的一大商业元 素,尽管可能已由亮点转化为“雷点”。 影片还有一个不得不被提及的商业卖点——周瑜和小乔的激情与 缠绵。近年来电影中男女主角的激情尺度一再被改写,而爱情名义掩 盖下的床戏也成为商业大片夺人眼球的必备品之一。于是一段在影片 叙事中无多大作用的小乔周瑜浪漫床戏被硬生生地加在一部充满男子 气概的影片中。林志玲的嗲声嗲气伴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在银幕上 流转,尽管其唯美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激情尺度也符合国家广电局 审片的标准,但其必要与否使这场床戏再度成为遭“讨伐”的焦点, 如同这部影片的其他商业卖点一样,讨伐的结果便是:更多的人为了 验证这场“讨伐”而排队买票进入电影院——符合导演预期的构想。 [参考文献] [1] 史杰鹏.电影《赤壁》观后感[OL].http:/ / blog.qq.com / qzone/ 622002920/ 1216006162.htm . [2] 王孝威.关于吴宇森的暴力电影的美学探究[J].电影评 介,2006,(13). [作者简介]王列,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教师; 许哲敏,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5级本 科生。 光影艺术总与文学经典有着不解之缘,文学经典可以成为光影艺术 的有力依托,而光影艺术对文学经典的时代性、创新性的解读与创造, 为文学经典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更加长盛不衰。中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 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是因为其惊心动魄而又富有趣味的故事、鲜 明鲜活的群体人物形象、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屡屡被电影艺术家们 所钟情,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从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作品《定军 山》取材于《三国演义》开始,以《三国演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络绎 不绝。 直到2008年吴宇森导演的巨作《赤壁》,选取《三国演义》 中最富有张力,也最能表现主要人物形象,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 为著名的一场战役来拍摄。由于文学经典《三国演义》每一个细节 几乎都为中国观众所熟知,较为忠实于原著的电视剧《三国演义》 也很有影响力,《赤壁》想要取得成功,就不能完全遵循原著,必 须有所创新。于是《赤壁》在自觉或不自觉间采纳与实践陌生化理 论,采用观众相对陌生的《三国志》为剧本的参考,将《三国演 义》里这段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陌生化。而最成功的是主角定 位由诸葛亮改为周瑜,在周瑜的形象刻画、在战争中的地位、与战 争的关系等方面,既有还原历史,也有艺术创造,在主角地位上对 《三国演义》进行了颠覆,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三国演义》抑周瑜扬诸葛亮 无论是罗贯中的小说,还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 这一段的绝对主角都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早在“隆中对”时已经高瞻 远瞩地提出联吴抗曹的策略,而不是赤壁之战前因形势所迫的仓促之 计;如果不是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就不能打动孙权,争取东吴的支持, 赤壁之战早已分出胜负;东吴都督周瑜决战的决心,也是诸葛亮故意用 曹操对大小乔垂涎三尺来刺激他,让他更加坚定;草船借箭、借东风是 取得赤壁之战的关键环节,都展现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与足智多谋,以 及他在战争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刘方的军师诸葛亮,把实际的作战指挥 者周瑜的光芒给盖过去了。 这首先与《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小说总体思路有关。刘备一方都 是正面形象,曹操一方是反面人物,处于之间的孙权东吴地位尴尬,当 面对的是曹方,形象可以光彩照人,但面对的是刘方,特别是核心人物 诸葛亮,只能是被丑化的反衬。周瑜的作用、功劳再大,也被诸葛亮埋 没了。 其次,是儒家的“帝王师”梦想的体现。“帝王师”是书生出身而 有谋略,能取得君王信任,能掌握一切控制一切。尽管诸葛亮不是战争 周郎妙计安天下,救了夫人又退兵 — — 论 《 赤 壁 》 主 角 定 位 对 《 三 国 演 义 》 的 颠 覆 热片劲评:《赤壁》专题 2200817 200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2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3 23:58 , Processed in 0.37968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