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第期
MOVIE LITERATURE
电影
文学
中的领导者,也不是实际领兵打仗的统帅,却能够以一个智者、一个帝
王之师的形象成为主角,周瑜不得不沦为牺牲品。
二、周郎形象对《三国演义》的颠覆
电影《赤壁》颠覆《三国演义》的主角定位,主角不再是诸葛亮,
却是《三国演义》中被作为诸葛亮陪衬的周瑜。《赤壁》主角定位的颠
覆,首先是颠覆了《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
《三国演义》在周瑜刚出现时就把他写成一个阴沉而又容易被激怒
的政客:周瑜在东吴内部主战派与主降派正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出场,
却一直虚与委蛇,只有诸葛亮故意以曹操想要得到小乔来激他,他在暴
怒下才透露真实想法。这为他的角色定下了基调,也为他的悲惨下场埋
下伏笔。而《赤壁》中,尽管周瑜在影片开始约四十五分钟才出场,但
是一出场,就成为影片中的焦点:操练军士井然有序,可见带兵有方,
胸有谋略;牧童在军营外吹笛,干扰操练,他却为牧童修理笛子,宽容
大度地化解一次危机,显示出他的智慧和多才多艺,诸葛亮相比之下黯
淡无光;发现了盗牛贼却故意不揭穿,当众给以悔过自新的机会,诸葛
亮也不得不赞叹这一招的高明:“此军可用”;对被盗牛的老汉的下跪
和自责带兵无方,既显得爱民如子又感动了部下。
周瑜也不复是心胸狭窄的悲剧人物,不能容忍诸葛亮的智慧胜过
自己,处处计算诸葛亮,欲除之而后快,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被诸
葛亮取笑自己演练的阵法已过时,只是一笑了之;两人以乐音交流,互
相试探,也是惺惺相惜;战争刚开始,两人同时猜对曹操的作战,彼此
欣赏;衷心赞赏诸葛亮的八卦阵,欣然采用;曹军兵临赤壁,周瑜与诸
葛亮坦诚相待,肩并肩齐心协力地思索作战方针;没有了《三国演义》
的“既生瑜何生亮”狭小气量。到刘军军营探看刘关张各人,周瑜也是
抱着同舟共济的心态来发掘他们的优点,对他们的异于常人的地方不以
为怪,没有了《三国演义》里看到刘备手下猛将如云的妒忌、提防和暗
算。这个周瑜回复了《三国志》中那个与之相交“若饮醇醪,不觉自
醉”的周郎。
《赤壁》还着重强调,周瑜是孙刘联军的统帅,也是一个文武双
全的大将。上集的八卦阵围困歼灭曹操的骑兵的一场战役里,尽管阵法
是诸葛亮所设计,但是在众人还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周瑜发出会心的微
笑,并是战役的指挥者,把八卦阵的妙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八卦阵把
敌军围入其中却一时难以将其歼灭之际,周瑜亲自披挂上阵,武艺堪比
关云长、张飞、赵子龙等猛将;为长坂坡进出自如的赵子龙挡下一箭,
救了赵子龙一命;带伤把曹军将领刺杀于箭下;冲入敌阵,夺下曹军军
旗。周瑜的风头完全盖过了刘备手下的三名虎将。正是有这样的统帅,
孙刘联军才有可能创造以弱胜强的奇迹。
三、周郎在战争中的地位对《三国演义》的颠覆
为了凸显周瑜的主角地位,《赤壁》把作战取胜的关键完全放在周
瑜身上。
首先是确定周瑜的孙刘联军统帅的地位。东吴士兵数目多于刘备,
赤壁之战的重要兵种——水军的战斗能力也远远强于刘备,更据有长江
天险的地利,东吴一方毫无疑问是孙刘联军的主导者。东吴的都督周瑜
顺理成章是孙刘联军的统帅。《三国志》里赤壁之战的描写几乎全放在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就是这个原因。
其次取消了《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精彩片段,把决
定刘备孙权联合的决定权放到周瑜的手中。《三国演义》为了昭显诸葛
亮的无所不能,所以花大功夫来描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场面。《赤
壁》描述了周瑜与孙权的特殊关系和对孙权下决心的影响。见到孙权犹
豫不决,把玩孙权案上的弓箭,揶揄孙权很久没有练习。收到曹操的
战书,胆敢当着孙权的面撕碎战书,催促孙权与曹操开战。影片还安排
周瑜与孙权猎虎一幕,将孙权内心所恐惧的强大残暴又狡猾的曹操,外
化为躲在暗处,随时会出其不意偷袭伤人的老虎。周瑜拦下想帮忙的护
卫,让孙权一个人与老虎对决,帮孙权战胜心中的恐惧,作用与地位可
见一斑。
在孙权的心中,周瑜具有兄长般的地位,在与曹军强弱悬殊的情况
下,周瑜帮助他鼓起勇气做出与曹操决一死战的重大决定,顺理成章。
由孙权敬为兄长同时又是东吴都督的周瑜来劝说孙权抗曹,绝对比诸葛
亮一番花言巧语就打动孙权,更加有说服力,也更符合现实与历史。
还有,《三国演义》淡化了赤壁之战最重要的环节——苦肉计,
《赤壁》明确周瑜的统帅地位,会特意描述周瑜的这一大功劳。
四、周郎与战争关系对《三国演义》的颠覆
最后,在《赤壁》中,从和赤壁之战的关系来说,主角非周瑜莫
属。《三国演义》里,与赤壁之战关系最为紧密的是刘备、孙权、曹操
三人。曹操已经消灭了袁术、袁绍等主要对手,赢了就可以完全称霸天
下,孙权只有打赢战争,才能保住父兄留下的基业,维持他在东吴的统
治地位,这场战争也是刘备的生死之战。周瑜只是东吴一位重臣,如果
不是忠于孙权,他完全可以像虞翻、陆绩等东吴官员主张投降自保,赤
壁之战的成败与周瑜密切的程度比不上刘备等三人。
《赤壁》却根据《三国志》仅仅提到小乔嫁给周瑜,《三国演义》
里诸葛亮的为了刺激周瑜的编造,将小乔与赤壁之战联系起来。《赤
壁》创造了周瑜与小乔的爱情神话,从浅层次的郎才女貌,到可遇而不
可求的相知相爱、琴瑟合鸣,再到爱情的最高境界——为了心爱的人牺
牲一切。小乔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在诉说这个神话:周瑜练兵之际,小乔
因爱马难产,能把他叫回帮忙,可见两人感情之笃;一遍遍地练字是为
了祈求夫君的平安;床笫之欢的鱼水交融,和从琴音中领略丈夫的意
图,是夫妻间灵肉的完全了解;大战前夕安慰丈夫,指出他优于曹操的
地方,善于分忧;为周瑜包扎伤口,那层层纱布是她重重的爱;后来更
是为了丈夫不惜赶往曹营。
而曹操发动战争的动机,是源于对小乔的痴迷:曹操画了小乔的画
像,整天对着画像神魂颠倒,想着打赢后就可以将小乔据为己有;当华
佗劝说他不要思念过度加重头风,他置若罔闻;曹操手下大将猜想曹操
发动这场战争是否就是为了得到小乔;曹操把宠爱的侍妾幻想为小乔,
要求她的举动与小乔一模一样;《赤壁》下集的开端就是小乔亲身赶到
曹营,愿意以自己的留下换来曹操的撤兵。
这样,形成了《赤壁》最大的张力——是曹操打赢战争,如愿以
偿,还是周瑜赢得赤壁之战,捍卫自己的爱人?于是,与赤壁之战的胜
负有着最大关系的,不是别人,而是周瑜——因为这场战争对他而言,
不仅仅是保家卫国之战,更是一场捍卫心爱的女人、捍卫一个男人的尊
严的战争。
《赤壁》也因此不再是《三国演义》里刘备、曹操、孙权三人为了
各自的野心,争夺天下的战争那么简单,还拥有一个人捍卫珍爱的一切
而奋斗的非凡意义,走出观赏政治与战争游戏的传统格调,多了几分人
文关怀。
《赤壁》在主角定位对《三国演义》的颠覆,是为周瑜拨乱反正。
《三国演义》过分夸大诸葛亮,埋没了统帅周瑜的才华与贡献。鲁迅在
《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批评罗贯中的错误在于过度,“状诸葛之多智而
近妖”。《赤壁》还原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主角地位与真实形象,消
除因《三国演义》造成的误解,也是塑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 陈寿.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98.
[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三国演义》研究集
[M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4] 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5] 陈洪.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范型及其文化意蕴[J].南
开学报,1998,(2).
[6] 淮茗.这个周郎不寻常——《三国演义·周瑜形象新说》
[J].名作欣赏,2002,(4).
[作者简介]廖建荣(1977— ),男,广东湛江人,广东工业大学
通识教育中心讲师。
热片劲评:《赤壁》专题
200817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