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师隔江斗智》。此剧演周瑜设美人计图
害刘备、但为诸葛亮所破事。((三 国志 · 蜀书· 先
主传》 载:“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
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
缪恩纪 f
周瑜曾上疏“宜徙备置关,盛为筑宫
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但此计来为
孙权所取,而非为诸葛所破。是如此剧皆由孙权
“进妹固好”而捏合史实变化出来。
《周瑜渴鲁肃》。此剧仅存[南吕宫]
套曲。
从曲中内容推断,全剧可能写周瑜不得志时,遭
人鄙视,满腹牢骚。他渴见鲁肃,求其引荐以获
功名,并娶小乔。((三 国志· 吴书· 鲁肃传》 载,
周瑜早年曾向鲁肃借粮,鲁肃慨然以库粮棉赠,
这就是著名的“指赠友”的故事。杂剧据此生
发,借以抒写古代贫苦读书人对现实的愤慨,并
结合孙权(史载应是孙策)、周瑜分别娶大乔、
小乔事敷演。现存的脉望馆抄本《周公瑾得志娶
小乔》 杂剧情节与之相似。
《王架登楼》。史载王架曾写《登楼赋》,各
传千古。此剧便捏合古人,敷演一 出丈人设计、
女婿发愤、最后功成名就以大团圆作结的戏来。
作者借历史人物王柴、蔡屋和曹植登场,无非是
借古人之酒杯,挠自己之块垒而己。
另外一些己铁剧本从剧目上看历史上有相关
的记载,如(憔夫人雪恨万花堂》。((三 国志· 吴
书· 孙韶传》 裴注写丹阳太守孙诩遇害,其妻徐
氏为之报仇,设计擒杀妨览、戴员事。题目所云
“ 三虎将”,当即助徐氏之徐先、孙商、傅蟹,万
花堂应即杀览、员之地。再如,《诸葛亮秋风五
刘京、》、《自门斩吕布》、《蔡琐还朝》、《陆绩怀
桔
》 等,内容亦见史载。
二、东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
东晋南北朝时期, 三 国故事和人物进入志怪
和志人小说中,也为后来无杂剧中三国戏的创作
提供了素材。
首先是志怪小说的影响。在这“张皇鬼神,
称道灵异”的时代,宣扬鬼神怪异的故事广泛流
传,
三国故事也随之衍生出一些神秘怪异的传说
来。例如《搜神记》 和《拾遗记》 记载了廉笠遇
火神、赖其品行端方得免灭门之祸的故事,无杂
刷《烧樊城廉笠收资》 即取材于此。再如《神仙
传
》 记载了左慈种种神异的行径,无杂刷《志登
仙左慈飞杯》 本事亦出于此。这个时期三国故事
的神异化,也影响无杂剧中三 国戏的创作。
其次是志人小说的影响。魏晋南北朝士大夫
尚清谈,品评三国人物,贼否其行为得失,也是
清谈的内容之一。至少有两则三国人物逸事为无
杂剧中三 国戏所取材:
一是《曹子建七步成童玩
二是《终南山管宁割席》。这两则逸闻均见载于
《世说新语》。
魏晋六朝时志怪志人小说中的野史传说,作
者应是广大群众。他们在讲述历史时,
自发地赋
予历史人物和事件以神秘和传奇的色彩,使得这
些人物、故事呈现出历史所未曾有的特质。这类
包含着奇闻逸事的作品,
往往 比正史更能引起群
众的浓烈兴趣,据以敷演成篇,
自然自旨在民间流
传。 三国故事从此便开始了由历史传闻向艺术创
作的过夜,并为无杂剧中的三 国戏提供了创作的
源泉。
三、 隋唐民间艺术和文人诗歌
隋唐时,新兴的民间艺术形式和文人诗歌为
三国故事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了无杂剧
中三 国戏的思想艺术凤尾究。
隋时三 国故事己广为流传。旧题唐颜师古
《隋遗录》 载((水饰图经》 云:“炀帝别教学士杜
宝修((水饰图经》 十五卷,新戚,以三 月上巳
日,会群臣于曲水。饰有神龟负八卦出河 . . .. .瞒
浴谁水,击水般;魏文帝兴师,临河不济;
吴大帝临中盟葛台;刘备乘马液檀溪 . . .. .若此等
总七十二势,皆刻木为之。”这种以水力机械操
纵木偶的表演,许多是以三国故事为其表现内容
的。至唐时,为适应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长而
带来的社会文化需求,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蓬勃兴
起。 三国故事成为新兴的艺术形式 一一 “市人小
说”、参军戏等民间伎艺的重要题材之一 。段成
式((菌阳杂姐》 续集载:“予太和末,因弟生日
观杂戏,有市人小说,呼扁鹊作袖鹊字,上声。”
李商隐((骄儿诗
》:“
. . ..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
吃。
. . .. .忽复学参军,按声呼苍鹊。”鲁迅认为
“似当时己有说三国故事者”,任半塘先生则指出
“明’是指张飞脸部的戏剧扮相。从“学参军”、
“呼苍鹊”等语来看,当是指三 国题材的戏剧。
无论是说故事还是戏剧,都属民间伎艺,这说明
三国故事在唐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己大大丰富起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