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天命与人道——论毛批《三国》历史意志与道德理性的冲突
(0 次评价)5487 人阅读0 次下载
魏而终不能禁魏之墓者天数也 。 不独人不能 违数 , 即 天亦不能自违其数 。” (第八十回回评) 天心 、 天数的二分法 , 正与第十回 、 第十二回 回评 中天理 、 天数的二分法 意旨相同 , 两者都不是泛泛侈谈天命 , 而是特地将其剥解为两部分 : “天数” / “天理” 或 “天 心 ” 。 通读全书毛批 , 就 会发现 , 毛对此二分实有清晰而又严格 的理论意识 , 如第九十三回 ,“武 乡侯骂死王朗 ” 一回中 , 王 朗出言 :“今公蕴 大才 , 抱大器 , 自欲比于管 、 乐 , 何乃强欲逆天理 、 背人情而行事耶? ’’毛于此 句后中批 : “ 又将孔明 一抑 。 但云逆天数则可 , 若云逆天理 则不可 。 勉强将一 ‘理, 字换一 ‘数, 字 。” 再如第五十八回 “曹阿瞒割须弃袍” 一回写到 : “ 曹操正走之间 , 背后一骑 赶来 , 回头视之 , 正是马超 。 ·· , 看看赶上 , 马超从后使枪拥来 , 操绕树而走 , 超一枪棚在树上 ; — 急拔下时 , 操已走远 。” 此处有批 : “或曰 :‘恶人不 死 , 天之道也 。’ 予曰 : ‘此非 天道, 特天数耳 。 ” , 毛批一再特为剖辩天理 、 天心 、 天道与天数 , 当非出于纯 粹思辩兴趣 , 那 么 , 此中深意何在?要回答这一间题 , 不妨先看一下儒家正统的典籍或学 者对 天道 、 天数等范畴的使用或理解 : “天 道福善祸淫 , 降灾于 夏 , 以彩 其罪 。” — 《书 · 汤语》 “ 克享天心 , 受天明命 。” — 《书 · 咸有一德》 (宋儒蔡沈注此句云 :“ 汤之君 臣 , 皆有一德 , 故能上当天心 , 受天 明 命 , 而有天下 。 ” “ 天理只是仁 、 义 、 礼 、 智之总名 , 仁 、 义 、 礼 、 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 ” — 朱 熹 《答何 叔京》 “天 数有违 , 江山难恃 ” — 《后汉书 · 公 孙述传赞》 从上 引数例来看 , 天道 、 天心 、 天理多关乎道德理性 , 而天数一词的使用 , 则更多带有非人力所能把握的神秘遂远的非理性色彩 。 做了这种粗略的语义溯 源工作后 , 再回过头分 析上述毛批 , 就会发现它们与上引儒家典籍有着某种一 致性 : 毛批中的 “天理”、“天心” 等 , 是按封建伦理纲常扬恶默善的道德理性 的形上依据 , 故而体现 为 “全君子”、 “不予魏”, 也正是出于这种理解 , 毛批本 一 5 一 1 1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8 03:14 , Processed in 1.01069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