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的形式下
,‘
隐然寓帝蜀之旨焉
”。
陈寿是个非常不幸的人
。
有才不遇
,
在
蜀受尽黄皓打击迫害
,
屡遭贬斥
,
继又两遭亡
国
,
先由蜀到魏
,
继 而到晋
,
大家都知道
,
魏晋
时代
,
文人被杀
,
简直象杀一只小鸡那样的随
便
。
陈寿在心惊胆战中度过了他的一生
。
他
以蜀人
,
作晋著作郎
,
深怀故国之思
,
对蜀中人
物寄予深厚同情
,
特别是对于蜀有德的诸葛
亮推崇备至
,
以饱含景慕的笔触写出了《诸葛
亮传》
。
在《传》中胆大地引录了作为
“讨贼兴
复
,
北定中原
”
誓词的《前出师表》
,
明确提出
“
攘除奸凶
,
兴复汉室
,
还于旧都
”
的北伐目
的
。
这不也是
“
隐然寓有帝蜀 之旨
”
么I刘禅
泰始七年死于洛阳
,
陈寿于三年后已完成了
《诸葛亮集》的校定工作
,
于泰始十年二月冒
死上《进<诸葛亮集>表》
,
这又是一篇一往情
深 的悼文
。
认为
“亮之器能政理,
抑亦管
、
肖
之亚匹也
,
而时之名将
,
无城父
、
韩信
,
故使功
业陵迟
,
大义不及耶I
”
把诸葛亮的最后失
败
,
归结为
“盖天命有归,
不可以智力争也
。”
流露着一种哀惋不尽的感情
。
陈寿还有一件另外的不幸
,
他的著作受
到一些人的曲解
,
引来无端的非议
。
例如
,
据
《晋书
·
陈寿传》记载
,
有人说
,
陈寿因父式曾
被亮毙
,
因而谤议于亮
,
谓
“亮将略非长”。
这
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对陈寿这样良史
的诬蔑!可是这种无稽之谈曾一度也流泛到
《三国演义》研究中来
。
只需认真地读一读陈
《志》
,
便知其说之谬
。
李严
、廖立
都曾被亮致
罪
,
废为庶民
。
亮死后
,
李严悲痛欲绝
,
终
“
发
病死
”。
廖立悲叹道
:“吾
终为左枉矣
”
!
陈寿
对李
、
赓二人受罚无怨的品德作了肯定的记
述
。
陈在《亮传》评日
:“
开诚心
,
布公道
,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
服罪输情者虽 重必释
,
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
善无微而不赏
,
恶无纤而不贬
厂
··
终于邦域
之内
,
咸畏而爱之
,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
以其
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
至于说亮
“应
变将略
,
非其所长
”,
亦自有据
,
如五出祁山
,“连
年动
众
,
未能有克
”,
也是事实
,
这也是一个公正史
家应持的态度
。
最可注意的是
,
在《先主传》中
,
陈寿大量
引录刘备及其群下上 汉帝表或其他文告
,
以
申张刘氏的正统地位
,
对曹氏父子的篡权
,
严
加挞伐
,
愤怒声讨
。
现节引数段如下
:
惟独曹操
,
久未集除
,
侵搜国权
,
态心极乱
。
臣
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
,
机事不密
,
承见陷
害
。
臣播越失据
,
忠义不果
,
遂使操穷凶极逆
,
主
后戮杀
,
皇子鸿害
。
今操恶直丑正
,
实繁 有
徒
,
包藏祸心
,
篡盗已显
。
既宗室微弱
,
帝族无
位
,
臣退惟寇贼不桌
,
国难末已
,
宗庙倾危
,
社
梭将坠
,
成臣忧责碎首之负
。
曹操阶祸
,
窃执天衡;皇后太子
,
鸿杀见害
,
剥
乱天下
,
残毁民物
。
久令陛下蒙尘忧厄
,
幽处虚
邑
。
今社翟之难
,
急于陇蜀
,
操外吞天下
,
内
残群寮
,
朝廷有肖墙之危
,
而御侮末建
,
可为寒
心
。
”
‘”’
曹王篡轼
。
湮灭汉室
,
窃据神器
,
劫迫忠良
,
酷烈无道
,
人鬼忿毒
,
咸思刘氏
。
汉有天下
,
历数无疆
。
囊者王莽篡盗
,
光武皇帝展怒致诛
,
社
租复存
。
今曹操阻兵安忍
,
戮杀主后
,
滔天泯夏
,
阁顾天显
。
操子王
,
载其凶逆
,
窃居神器
。
群臣将
士以为社极堕废
,
备宜修之
,
用武二祖
,
龚行天罚
。
陈寿在《先主传》有限的篇幅内不厌其详地 一
再引录这些扬刘斥曹的文字
,“隐然寓帝
蜀之
旨
”。
尊刘抑曹的思想感情几与《演义》无别
。
《演义》同样也照搬了这些文字
。
建安二十五
年
,
曹王篡位
,
改元黄初
。
《先主传》说
:
或传闻汉帝见害
,
先主乃发丧制服
,
追谧日孝
憨皇帝
。
这已不是
“隐然”
、
而是
“俨然”
以蜀为正统了
。
《传》末评日
: “先主弘毅宽厚,
知人待士
,
盖有高祖之风
,
英雄之器焉
。
及其举国托孤
于诸葛亮
,
而心神无贰
,
诚君臣之至 公
,
古今
之盛枕也
。
机权干略
,
不逮魏武
,
是以基宇亦
狭
。
然折而不挠
,
终不为下者
,
抑挨彼之量必
不容己
,
非惟竞利
,
且以避害云尔
” 。
先从 品
德上对备作了充分肯定
。
把
“基宇亦狭”
的原
因归结为
“机权干略,
不逮魏武
”
上
,
相与对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