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
奸雄 必假行 仁义
。
” 而萤卓
“ 焚宫 宝
,
发陵寝
,
杀 百姓
,
掳 资财
” 全是 强 盗行为
。 他 指
出
:
“后 人 并 称卓操
,
孰知 卓之不 及 操也 远 甚
。
”
( 第六 回回评 ) 对于 曹操 的雄才大略
,
他
是十分 肯 定 的
,
即 便是 刘备
、
孙 权
,
他也 认为 其用 兵不 如曹 操
。
他 说
:
“孙 权之 兵事决于大
都督
,
刘备 之兵事决于 军 师
,
而惟曹 操则 自揽其 权
,
而独运 其 谋
。
虽 有众 谋士 以赞之
,
而裁
断 出 诸谋 臣 之上
,
又 非 刘 备
、
孙 权比也
。
观 其每 运一 计
,
其 始 必为诸 将之 所未 知
,
其后 乃为
众 将之 所叹 服
。
”
( 第五十九 回 回评 ) 故 为 刘备力争 正 统的 毛宗 岗深为感叹 地 说
:
“天 既生
备
,
何生操 ?
”
( 第五十 七 回回评 ) 为天 生 操使 刘 备不 得 行其 志而 惋 惜
。 在 曹 操 统一北方 的
过 程 中
,
吕布
、 袁术 等具 非其 对手
, 都 轻而 取 之
, 只 有 雄 踞四 州的 袁绍对 他威胁 最大
,
但曹操
充 分发 挥其 非凡的 才 能
,
以 少胜 多
,
终于 消 灭 袁绍势力
,
毛宗 岗在 总结 曹
、 袁胜 败 的 原 因
时
,
十 分 赞赏 曹 操的 谋略
。
他说
:
“袁 绍善 疑
,
曹 操亦 善疑
。 然 曹 之疑
,
苟或 决之 而不 疑
,
所 以胜 也,
袁绍之 疑
,
沮 授决 之而 仍 疑
,
许 炊决 之而 愈 疑
,
所 以败 也
。
曹操疑 所疑
,
亦能 信
所信
。
韩 猛之 粮
,
不 疑其 诱 敌 ,
许 饮之 来
,
不 疑其 诈 降
,
所以 胜也
。
袁绍 疑所不 当疑
,
又 信
所不 当信
。 见曹操 致荀或之 书
,
则疑 其 虚 ,
见审配罪 许 饮之 书
,
则 信 其实 ,
听许 饮 袭许都之
句
,
则 疑 其诈 ,
听郭 图膏 张部
,
则信其实
,
所 以败 也
。
”
( 第三十 回 回评 ) 他还 借 苏老 泉的
话
,
说明 曹
、
袁对待谏者的不 同 态度
,
以 及用 人之 优 劣
,
是 彼此 胜败的 根本 原因
:
苏老 泉读
书至此 而叹 曰
:
“此 孟德
、 本 初之 所 以 兴亡 乎?
孟德 既胜 乌 桓
,
日
:
‘吾所 以胜 者
,
幸也
。
前谏吾者 乃万全 之策 也
。
’ 遂尝 谏者日
:
‘后 勿难 言
,
。 本 初 败于 官 渡
,
日
:
‘诸 人闻吾 败
必 哀
,
淮 田 别驾不 然
,
幸 其言 之 中也
。
’ 乃杀 田 丰
。
为明主 谋而忠
,
其 言虽不验而褒,
为庸
主 谋而 忠
,
其 言虽 验而 见 罪
,
何其不同如此 哉 !
” ( 第三 十 一 回回评 ) 毛宗 岗不 只 赞曹操的雄
才 大略
,
甚 且 同意 说曹 操是
“明主
”
,
可 见并非如 一 些 人所说 他完全丑 化曹操
,
而是 也很 欣
赏其 丑 中存在 美的 一面
。
( 三 )
从 毛 宗岗对其 他 人物 的 褒贬 中
,
也 可 以窥 见 其人 才 美学 的 审美 观点
。
《三 国演 义 》描绘 的诸 多人 物 中
,
士 人 占了 突出 的地 位
,
毛 宗岗在 《读三 国志法 》所 列
其 中佼 佼 者六 十 八人 中
,
士 人 几乎 占了一 半
。
毛宗 岗对士 人 有褒有贬
,
赞 美尽 人谋
、 为 国尽
忠
,
纵知 其不可 为 而为 之 的人
,
批评 动 辄讲天命
、
要 人遵 天命的 人
,
或乐天命
、
笑傲 风月而
无 所作 为 的 岩穴之 士
。 他 将 憔 周 《仇 国论 》和 孔 明 《出 师表 》作 了比 较
。 他 说
“憔 周 《仇 国
论 》
,
不 过 以 成败 利 钝为言耳
。
其不 作于 武 侯 伐魏之 时
,
而 作 于 姜维 伐魏 之 时 者
,
盖 武 侯
‘非所逆睹者
’ 一 语
,
已足 以破 之矣
。 使 人 尽 明哲
,
熟 竭 愚忠 ? 使 人 尽知 天
,
熟 尽人 事 ? 故
后 世 人 臣
,
有 报 国之 志者
,
愿 读 《出 师表 》
,
不愿 读 ( 仇 国论 》
。
”
( 第一 百十二 回 回评 )
《仇国 论 》的 作者 憔 周正 以 知 天命 自诩
,
鼓 励刘 璋降刘备于 先
,
力劝 刘禅 出 降于 后
,
留下 了
个
“ 劝降 惯家
”
( 毛 宗 岗话 ) 的丑 名于后 者 ,
姜维
、 刘 进
、 李氏 和诸 葛瞻父子 等正 是 继 承
《出师表 》的精神
,
尽 忠报 国
,
因 而流芳千古
。 谁 丑谁 美
,
不 是 一 看便 了然 吗?
他又 以孔 明
为榜样
,
批评 了崔 州 平
、
石广元
、
孟公 威等人 知天命而 无 益 于 世
:
“顺 天者逸
,
逆天 者劳
。
无 论徐 庶 有始 无 终
, 不 如 不 出 , 那如 孔 明尽 瘁 至 死
,
毕 竟魏 未 灭
,
吴未 吞
,
济 得 甚事 !
然 使春
秋 贤士 尽学 长沮
、 禁 溺
、 按 舆
、 丈人
, 而 无 知 其不 可 为而 为之 仲 尼
, 则谁 著 尊周 之义 于万年? 使三
国 名流
,
尽 学 水 镜
、 州平
、 广 元
、 公威
, 而 无 志决 身 歼
、 不 计利 钝 之孔 明
,
则 谁 传扶 汉之 心 于 千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