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历史演义小说的楷模——略论《三国志演义》的文学成就
(0 次评价)4264 人阅读0 次下载
上 的记载就比较多了 。 但是 , 史书上的 记载偏重于具体言行 , 就是说了什么 , 做了什 么 , 而不是注重性格特征 , 往往忽略表现 “ 这一个 ” 的典型性 。 因而 , 小说的作者就是 运 用这样现成 的史料 , 也不是作简单的图解 , 而是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思 , 使之融化到完美的 艺术整体中去 。 如史书上记载 , 赤壁交战失败后 , 曹操几临束手就擒的绝路 , 还对随从 解 嘲说 :“ 刘备 , 吾祷也 。 但得计少晚 , 向使早致 火 , 吾徒无类矣 ! ” 这个举动 , 在小 说中作了夸饰性的描写 , 写他三次大笑 , 引出三支伏兵 , 成为突现曹操思想性格最为传 神的细节之一 。 他 说的话则改为 :“ 人替言周瑜 、 诸葛亮足智多谋 , 以吾观 之 , 到底是 无能之辈 。 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 , 吾等替束手 受 缚矣 。” 因骄 致败 , 又不服输 , 这画出 了败境中的曹操的典型性格 。 、 自宋元 以 后 , 我国的叙事文学在处理历史题 材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向 。 一种是用 “ 夺他人之酒杯 , 浇自己之块垒 ” 的方式来选择和处理题材 , 作家不是那么注重反映历 史的本质 , 而是往往从 历史现象中截取与现实相似或符合自己需要的一些片断 , 加以发 展和补充 , 历史题材在作品中不过是一层外衣川如 《杨家府演义》 、 《女仙外 史》等 。 另一种是以 “ 本传行状之实迹 , 按 《通鉴纲目》 , 而取义 ” 进行创作 , 对历史题材进行 艺术加工时 , 要受到史书记载所勾物的历史轮廓的约束 , 甚至描述历史事件 、 刻划历史 人物 , 一定程度上还要反映出史家原有的思想倾向 , 这无疑给作者带来的约束就比较大 了 。 然而 , 正是这样的约束 , 规定了其正 的历史演义小说的表现形式 , 同时 也区别出了 一个作家艺术创造力的高下 。 《三 国志演义》的作者 , 不愧为伟大的文学且匠 , 他既不 是 撇开这种约束 , 也 不是拘囿于这种约束 , 而是致力于把这种约束转化成为艺术创造的 具体条件 , 创造性地利用这些条件把各种简略的或是翔实的史料进 行统一的艺术加工 , 融化成为规模宏制的艺术精品 。 《三 国志演义》 按照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特定要求 , 使 历史的舞实性和艺术的真实性达到统一的出色成就 , 同样给后世历小说创作提供了范 历史演义 , 受说话 “ 讲史书 ” 的直接影响 , 主要是讲说 “ 历代书史文传兴 废争战 之事 ”。 如果说 , 西欧的历史小说往往偏重于描写宫廷生活乃至达 官贪人的风流韵事 , 那么 , 在我国的历史演义小说中 , 描写战争占有极大的比 。3本 . 重 。 : 通过战争来塑造人物 , 在战争环境中 、 战斗活动中刻划人物 , 是历史演义小说创作 上的又一个特点 , 战争是一种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 特别是一些大的战役 , 都是 以战线长 、 活动 范围 大 、 战斗坍面多 、 矛盾斗争频繁为特征的 ‘ 一个作家要是穷于才力 , 不能洞察战争的全 局 , 不能把握决战双方形势转化的关维 , 那么他笔下的战争不过是一群角斗士的 大混 战 。 、 有些比较优秀 的小说 , 在艺术上各有长处 , 但写起战争来都有明 显的局限 。 如 《水 潘传 ) 能小不能大 , 《封神演义》 见物 不见人 , 嘴杨家府演义》 见事不见人 。 惟有 《三 国志演义 》 以其一幅又一幅惊心动魄而又互不雷同的战争风云图 , 突出地显示了作家不 可企及的描写战争的艺术才能 。 、、 《三国志演义》 描写战争最大的特色 , 是总是把战略方针的谋划 , 作为正面描写交 战行动的起点 。 这种以虚带实的写法 , 可以极其简要地把战爆的形势交代清楚 , 弓 I导人 们从全局从双方主帅的战略战术 的运用去观察战局 的变化 。 在描写战争发展的过 程中 , ~ 一 109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4:58 , Processed in 0.63112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