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娓 娓而谈
。
袁宏道说
:“
今天下 自衣冠以
至村哥里妇
,
自
一七十
老翁 以至三 尺童子谈
及刘季 起丰沛
,
项羽不渡 乌江
,
王莽篡位
,
光武 中兴等事
尼不能悉数颠末
,
详其姓氏
里居
,
自朝至 幕
,
自昏彻旦
,
儿 忘食忘寝
,
讼言之 不倦
,
及举
《汉书》 《汉史》示人
,
毋
论不能了解
,
即解亦多不能竟
,
几使听者垂
头
,
贝
,
者 却 步
。
一义 书能通
向俗 可通
。
”
(《东
西汉通俗演义序》)可 观道人在《新列国志叙》
中说得 更好
,
有了历史演义
,
“
能令 村夫俗
子与播绅学问相参
,
若引为法 诫
,
其利益亦
与六经诸史相坍
。”
他们认为有 了历史 演义
,
老有妇的历史 翎识可以和 文人学者相等
,
这
是符 台实际的
。
懂得历史
,
对于民族 文化的形 成
,
民族 意
识的凝聚
,
具有不可 估量的作用
。
历史演义
既有这样的作用
,
所以
,
从 普及历史知 识这一
点上来说
,
历史演义至少应该 保持历史 真实
的大轮 廓
,
而不能相去太 远
,
要 努力避 免
“紊
乱《通鉴纲 目》
”之 非
(李大年《唐书演义》序)
。
有些 内容虽 明显 地不符合历史事实
,
但
一般读者都知 道这是作者别有命意
,
纯 粹出
于对后 人心理 上的安慰
,
不会以假作真
,
象
《岳传》后二十 回写岳 雷扫北一事 便是
。
这在
戏剧中更 为常 见
,
有 些戏剧甚至 全戏都是如
此
。
例如
,
《南阳乐》一 戏
,
就是一部
“
岳雷
扫北
”
式的戏
,
中有
“
诛司马师
”
、
“武侯
长命
灯倍明
”
、
“子 午迸 兵”
、
“
斩司马昭
、
擒司马
鳃
”
、
“
曹王被 擒获 华散
”
、
“掘 曹 操 疑 家”、
“陆逊 自尽 孙权降
汉孙夫 人归国
”
、
“功 成
归
里
”
、
“
北地受 禅
”
等折
。
《补天石》传奇八 种
,
中有
“
泪罗江屈子还 魂
”、“
博浪沙 始皇中锥
”
、
“承相
亮灭魏 班师
”
等
。
这 些戏的目的都是为
了
“雪恨”,
读 者一看就知 道作者是 在那里故
作翻案文章
。
演义中又 每 多因果轮回的描写
,
这当然
是 迷信命定的思想
,
但它也反映了一种民心
不能 简单化地用一两句话批判了事
。
钱 静方
《小说 丛考》在谈《祷机闲评》中关于魏
、
客二
人是毒 蛇投胎一事时说
:“此 与撰岳 传者 同一
命意
,
盖非此不 足平阅者之心
,
而 为一般普
通人 说法 也
。
”这种
因果 轮回是 演义中的糟粕
部分
,
剔 除并不费事
,
这里不再赘述
好 的历史演义
,
还 必须是 一 部丰富 生动
的生活教 科书
。
历史演义要 从历 史中得出有 益的教训
,
所以
,
它 应该是 通俗的伦理学
。
这方面 最值
得 一提的是《东 周列国志》
:
我国社 会的种种
道德问题
,
诸如国与国
、
民族与民族
,
个人
与国家
。
君和臣
,
臣和臣
,
文臣与武将
,
以
至父子
、
朋友
、
兄 弟
、
夫妻 凡是人 与人
之 间的一 切关系的是非判断
,
在这部小说 中
莫不 有所 反映
,
它的不足是 由于史事和人 物
纷繁
,
所以这些道德问题分系于 众多人的身
_
匕
。
不 象《三国演义》那样集 中表 现在 少数人
身上
。
特别是在 关羽和刘备的 关系上
,
小说
提出了忠与义结合的问题
。
在此 之前
,
这两
个道 德问题是分 系在 两类人 身上 的
。
忠的关
系在 君臣之间
,
义的关系在朋 友 之间
。
关羽
与刘备的关系则兼有 两者的内容
。
在正 统与
非 正统
,
死与 降
,
新主与故主
,
新恩与旧谊
之间
,
关羽碰到了若干伦理 上属于
“两
难推
理
”
的问题
,
造成了该 书在情节和思想 上的
极度复 杂
,
人 物性格也因而 具 有 很 深的内
涵
。
关羽的行为
,
永远 是 一个 讨论不尽的伦
理问题
。
不少人从这部小说中学到为 人处世的准
则
。
明末 时
,
据 说李 定国
、
孙可 望同为 张献
忠义子
,
有个名 叫金公趾的说书 人在李 定国
军中说三国
,
以诸 葛 亮期李 定国
,
以孙 可望
比曹操
。
李定国为金公趾说动了心
,
就 归顺
永 历
,
与孙 可望相对抗
,
成为明末
“忠
臣之
殿
”
。
事 见《小腆纪年》等书
。
从这事中
,
可
见《三国》所产生的伦理 作 用
.
当然
,
李 定国
与孙可望 之间的是非应 当另 作别论
。
历史演义叙写大规模的战斗比较多
,
所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