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关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小注的作者
(0 次评价)9036 人阅读0 次下载
杀关公子孙 , 应父之 言也 ” , 就是 交代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 试 想 , 关公 子孙后来竟然被人 杀尽 , 这会在听众或读者中引起怎样的惊愕 、 同情和 叹惜!王长友同志将此斥为 “节外生 枝 ” 、 “细微 末节” , 似太过分 。 至于作者为 什么不 将此 类注写进 正文 , 原因已如上述 , 即为 了省掉 “这是后 话” 之类的过 渡性文字 , 以免噜嗦 。 第二 类是 所谓 “原文 已经 明白” 、 “纯属 赘沈” 的注文 。 王长友 同志于此举 了三个例 证 。 其实 , 如果我们考虑到《演义》的性质 , 那就会 觉得 这些 注都是可以理解的 。 现在分 析 一下王长友 同志所 举的一个例证 : 页383写到 刘备礼遇 孔明 , 关 、 张不服 , 刘备说 : “吾 得孔 明 , 扰鱼得水也 。 汝弟兄不可复多言 。 ” 仅隔十 二 行 , 又写到张飞不肯出征 , 时刘备说 : “哥哥使 水去便了 。 ” 这里 加注道 : “玄德 常言: ‘吾 得孔明 , 如鱼得水 。 ’ 飞故言此 也 。” 这里正文的 “ 水 ” 指 孔明 , 读者结合上文 , 略一思索 , 就能明 白 , 无需注 。 但是 , 就 “ 大众读物 ” 的读者来 说 , 阅读时 注重情节 , 对人 物的对话未 必很 留心 。 在读那 张飞这句 “使 水 去” 的妙语 时 , 已经 把十二行以前 的 那儿句 话忘 掉了的读者当也为 数不 少 。 那就无论怎么 “思索” 都不能 “ 明白 ” 了 。 同时 , 听和读 还有区别 , “说话” 的听众 在 听到张飞要 “S h u i , ,去 打仗 时 , 大概有许多人都未必能立 即领悟这里的 “S hu i , , 是 “水 字 , 当然 更不 会 想起刘备的那句话了 。 所以 , 还是以加注为好 。 第三 类是 所谓 “ 纯属多余的 ”“词语 的解释 ” , 王长 友同志举出来作为例证的是 “学 圃 ” 、 “擂标 卖首” 等词语 。 其实 , 考虑到 《演义》的上述性质 , 这 些解释绝非 “ 纯属多 余 ” 。 因为 “大众读物” 的读者和 “说话” 的听众 未必都能理解这些 。 王长 友同志又说 : “书 中弓!了大 量诗词论赞 , 这已够累赘的了 , 偏偏又给它 们后面再加上许多注释 , 实在令 人 难以卒读 。 有人怀疑 这 些诗词论赞是后人所加 。 若果真 如此 , 为 之作注的岂不是后人良 己或后人之后人么 ?” 然而 , 倘这 些诗词论赞是作者自己引用 的 , 那么 , 为了帮助听众或 读者理解 它们 , 作者对之作些 注释也是很 自然的 。 “令人 难以卒 读 ” 并不能作为这些 注释 不 出于作者的证 据 。 若这些诗词 论赞是后人 所加 , 其注释 当然非《演义》作者所作 , 但这 并不能证明 正文 的注也出于后人 。 因 为还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 : 正文原有作者的注 , 后人 在增 入诗词论赞时 , 为了与正文 的体例一 致 , 故为 诗词论 赞也作了注 。 第四类是 “注材料 出处, , 的注文 。 王长 友同志 引了两 条注 。 一是写糜竺 遇 火神事的注 文 : “ 事出 ( (搜神记》 ” 。 (10 0页) ; 一是写孔明以馒头代 人 头祭 沪水事的注文 : “ 传至 今日 。 出《事物纪原) ) ” (875页) 。然后, 王长友 同志说 : “ 《演 义》所写 , ‘七 实 三 虚 ,, 大 多数材料都有出处 , 一概未注明 , 为何这些地方要注出?作者本人会这么做吗? ” 我想 , 这 其实也跟 《演义》兼供 “说话” 之用有关 。 如上所述 , 讲史要 “记 闻渊源甚广” 才受欢迎 。 注 材料出处 , 正以显示其 “记 闻渊源” 之J ’一。 然而 , 听众是来找娱乐 , 不是来 上课 的 , 注出处注个没完 , 大家就不 爱听了 , 所以又只 能 注很少 的一部分 。 第五 , 王长友同志认为 :“注文 口气 、 对曹操的称呼 与原作不 一致 ”。 现分 别加以考察 。 先 说口气 。 王长 友同志说 : “ (有些) 注文的口气 , 细细体味 , 是从旁评论 , 欣赏玩 味 。 ” 他举 了三个例证 。 现引一 例 , 以见一 斑 。 页1 8 5写到吕布不 让伤害刘备老小 , 注曰 : “此是 吕布好处” 。 作 者 已把这 个 评价融会于叙事之中 , 注是从 旁评论 。 工长友同志以为这 种 “从 旁评 论 ” 的文 字不可能出于作者 , 其实不然 。 在古代通 俗小说 . 18 1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4 14:51 , Processed in 1.58575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