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战争与和平》和《三国演义》史诗风格比较
(0 次评价)5338 人阅读0 次下载
第三期 《战争与和平》和《三国演义》史诗风格比较 两大家族争国的斗争 。 何况决定史诗性质的并不在于斗争双 方的 民族属性如何 , 而在于 这场斗争是否关系到全民族 的命运 的大问题 。 《三 国演义》描述的是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 时代 。 作品通过魏 、 蜀 、 吴三个政 治集团之 间的矛盾冲突的真实描写 , 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古代三 国 时期错综复 二 杂 、 波澜壮 阔的政治 、 军事斗争 , 展开了我国历史上这个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的重大时代 的历史全景 。 作品描述的 时间跨度 , 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仅灵帝建宁元年(公 元16 8 年)起直到孙皓降晋 , 晋一统天下的太康元年(公元2 8 0年 )止 , 共历一百一十三年 , 其 地域涉及整个中国 , 所写人物包括东汉末 代皇帝汉献帝 、 暴臣董卓 , 蜀汉集 团的刘 备 、 关羽 、 张飞 、 诸葛亮 , 曹魏集团 的曹操 、 司马爵 , 孙吴集团的孙权 、 周瑜 , 以及许 许多多各类人士有姓氏者共达九百八十余人 。 它以描写战争为主 , 深刻地展现了我国封 建社会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的政治 、 军事 、 文化 , 人们的思想 、 意识 、 道德信仰 、 精神 面貌 , 以及风 土人物 , 民情风俗等种种情状 , 它那宏伟的史诗般的广度与深度 , 即便在 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 三国时代是一个社会动乱 , 战争频仍 , 阶级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空前激化 的时期 。 在那样的年代里 , 斗争充塞着整个社会生活 , 又推动着生活不断前迸 , 政治斗 争达到白热化 , 战争成为一种常见的 、 普遍的斗争形式 。 《三国演义》以大量的篇幅描 写了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战争 , 大的战役如袁曹之间的官渡大战 , 曹 、 刘 、 孙之间的 赤壁大战 , 蜀 、 吴之间的彝陵大战 , 都写得绘声绘色 , 展示 出一幅幅宏伟壮观的战争画 面 。 由于古代战争大都是面对面的一 刀一枪的厮杀 , 它比之 《战争与和平) )更为直接描 写参战者 的英勇 , 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 张翼德拒敌长板桥 , 赵子龙单骑救主 , 许褚裸 衣斗马超等等 。 这些都充分 地显示 了英雄们 的武勇和无畏的精神 。 两 军对阵 , 面对面拼杀 , 固属英勇 , 然遇强敌而不惊不惧 , 运用智谋以胜之 , 这亦 是英勇的表现 。 赤壁之战 , 曹操倾兵来 犯 , 这时刘备新败 , 孙权虽据有江东 , 但慑于曹 操威势 , 是战是降 , 举棋不定 。 诸葛亮孤身前往江东 , 说服孙权 , 刘 、 孙联合 , 又和周 瑜一道运用智谋 , 火烧赤壁 , 大破曹兵 , 导演出一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 , 这是何 等的大智大勇 。 草船借箭时 , 外面箭如雨发 , 诸葛亮却安坐舱内酌酒取乐 , 司 马鳃大军 兵临城下 , 诸葛亮端坐城楼上 , 焚香操琴 , 计退敌军 。 这些描写不仅突出地表现了诸葛 亮的智慧 , 也突出地表现了诸葛亮在战争中那英勇的 “心灵状 态 ” 。 《三国演义》表 明 , 在战争中能镇定自若 , 因时 、 因地 、 因人 、 因事用奇谋者必胜 , 充分表现了谋略智 ‘ 术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 这与西方古代史诗 之以歌烦武勇为主有很大的不同 , 也与 《战 争与和平》之否定战争艺术的思 想有很大的不同 。 - 《战争与和平》也描写了俄法战争中俄军将领巴格拉齐翁 , 下级军官屠申 , 游击队 员齐洪 · 谢尔巴托伊等人的英勇行为 , 他们在射恩格拉本等厉次战役及游击战中表现出 古代勇士般的战斗作风 , 但比较起来 , 毕竟不如《三国演义 》所描写的 那样多而突出 。 由于托尔斯泰具有宿命论的思想 , 且轻视 理性 , 崇拜 自发性 , 他在战争的描写 上便否定 人的主观能 动作用 , 否定战争艺木 。 在他 的笔下 , 拿破仑固然是一个 “ 无足轻重的历史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7 17:43 , Processed in 0.56696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