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盆
恩格斯在
《致玛
·
哈克奈斯
》
这 封著名的信中提出了
“现实主义历 史”
这一董要的文学
概念
。
原文 如 下
:
“
巴尔扎克
,
我 认为他是 比过去
、
现在和未来的一 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 实 主义大
师
,
他在
《人
间喜剧
》
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
‘社
会
’
特别 是巴黎
‘上
流社会
’
的卓越的现
实主义历史
,
他 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 的资产阶级 在1816年至184 8年这 一时 期对
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
·“
。
在这幅中心图画的 四周
,
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
历史
”
,
综合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有关经典论述和 他们 一贯的文艺思想
,
可 以对
“现
实主 义历史
”
的涵义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
一
、
“现
实主 义历史
”
不 是史学家以
“
秉笔直书
”
的方式所陈述的历史史实
,
也 不是理
论家以抽象思维的方式总结出的历史规律
,
而是文学 家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展 现 出来的具
有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社会生活形象
。
这种形象是历史的形象
,
它蕴含着生活自身的历史
内容
,
并提示着生活内在的历史趋向
。
二
、
“
现 实主 义历史
”
的真实性
,
既不表现 为与历史上确 有 的具体人物的完全吻 合
,
也
不表现为与历史上确有的具体事件的完全 一致
,
而是表现为对于某一历史时期的
“现
实关
系
”
的
“深刻 理解”
和
“
切当描写
”
。
三
、
“
现实主 义历史
”
所表现 出的社会生活的历史内容和现 实关系
,
是通过典型人物和
典型环境的创造实现 的
。
社会生活 的历史形象便是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具体形象
。
巴尔扎克的作品
《人
间喜剧
》
不 是历 史小说
,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许
多历史学家忘记了
写 的那部历史 风俗史
”
。
但在我看来
,
恩格斯由巴尔 扎克的作品而提出 的
“现
实主 义
历史
”
的概念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 的文艺思想
,
也是完全适用于历史小说以及各种以
历史为题材的 文艺作品的
。
《三
国志演义
》
从总体上讲正是 一部波澜壮阔 的
“现
实主义历史
,
。
它囊括 了异常丰富
的历史内容
,
揭示了三国时期各种各样而又极其复杂的现实关系
,
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很高历
史价值和较大审美价值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展现了那一时期大浪淘沙而又英雄辈出的
雄伟历史形象
。
它的创作经验的确是应该给予深入研究和充分总结的
。
那么
,
在人们最为关注 的史料处理与艺术虚构的关系方面
,
《三
国志演义
》
又为后人提
供了哪些值得注意的经验呢!我想若沿着
“
现实主 义历史
”
这条思路去思考
,
便不难给予概
括
。
因为那些经验正 与
“现
实主义历 史
”
这 一概念所包含的艺术规律相吻合
。
以下从三个方
面结合书中的 一些实例略作说明
。
一
、
着眼 于展示那 一时代 的历史内容选择和组织史料
,
着眼 于强调那 一时代历史内容对
人物和情节进行虚构
。
东汉末年诸侯并起
,
角逐天 下
,
整 个形势极其混乱复杂
。
高级士族袁绍据四州之地
,
拥
百万之众
,
势力最强
,
且早有
“南向以争天 下”
之志;其弟袁术亦兵多粮广
,
且藏匿玉玺
,
《马
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
,
第
i
册
,
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2年版
,
第1”页
。
参见拙作
:《历史与“现实主义历史”》
,
载
《红楼梦学刊,
1 98 3年第2
辑
。
该文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论迷
。
《文
艺理 论译丛
》
第2辑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 7年版
,
第
6
页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