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演义》是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关于《三国志演义》“虚”“实”问题的反思与新探
(0 次评价)5274 人阅读0 次下载
一场大战 , 把整个故事推向高潮 。 而孙坚却成了刘 、 关 、 张的陪衬 , 与华雄一战被写成损兵 马而折爱将 。 那么 , 证之史实 , 《演义》 的这种概况相符而 细节相悖的描写 , 应论之以实 , 抑论之以虚?若说事 “ 实 ” 而人 “ 虚 ”, 也还 是似是 而非 。 因为事由人为 , 人 以事传 , “皮之 不 存 , 毛将焉附 ” ?人 之 于事 , 岂能 两离? 再 以 《演义》 中 “赵子 龙单骑救 主” 的故事 为例 。 在刘备集团 “弃 新野 , 走樊城 , 败 当阳 , 奔夏口 ” 的战乱 中 , 赵 云怀抱 阿斗 , 幸免于难 , 史 有著录 ; 但 《演义》 中所大 力渲染的 “赵 云怀抱后 主, 直 透重 围 , 破倒大旗两 面 , 夺集 三条 ; 前后枪刺剑砍 , 杀死 曹营名将五十余 员 ” 的 “ 丰功伟绩 ” , 却不见 经传 。 以血 战为 主 , 救主 为辅 , 象是在虚构的框架中采史 ; 以救主引发 , 免难告结 , 又 有如在史料的框架中 虚构 。 如若将完整的故事加 以分解 , 可 以把血战视为虚构 , 把救 主视为采史,但就因救主而 血战 、 非血战 无以脱 险 的整体形象而言 , 又难以在虚构与采史之间必执一端 。 救主免难 , 是 故事的基本 线索 , 往 返恶战 , 是故事的 主体内容 - 一 孰主孰次 , 凭何而断? 以上这 两个例子在我看来是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 其中表现 出的创作方法 , 也是 《三国 志演义 》 的作者 最常使用的两种比较典型 的方法 : “移花 接木 ” 和 “ 借题发挥 ” 。 既然有 “花” 可移 , 有兮题 ”可借, 可见非 “虚”; 既 然 有所 “移 接”, 有所 “发 挥 ”, 可见非 “实” 。 这在 熟悉史籍的读者读来 , 就会既感到似曾相 识 , 又感 到人非物换 ; 既觉 得象是历史 的形象 , 又 觉得象是崭新的形象 。 这其实也正是别林斯基所说的那种 “熟 悉而 又陌生 ” 的典型形象 。 对于 艺术典型来说 , 熟悉与陌生就象一枚钱币的两面 , 是一而二 、 二而一的整体 。 既不能将熟悉 与陌生分割 , 也不是熟悉与陌生的结合 , 而是熟悉而又 陌生 、 陌生而又熟悉的 “ 这 一个 ” 。 南北朝时期的佛学大师僧肇有 几句口头禅 :“虽 无而有 ”、“ 虽有而 无 ”,“ 无者 不绝虚 ”、 “ 有者非真有 ” 。 这些 话 用来说明物质世界当然是谬谈 , 然而却与艺术的某些方面偶或相 通 。 以 《三国志 演义 》 的每一完整章节考诸于正史著录及野史逸闻 , 即与僧肇言 语 十 分相 似 。 《三国志演义》“陈叙 百年 , 该括万事 ” , 史料当然是它的基础 。 但 《三国志演义》 又 是艺术创作 , 因此又 不能 “ 述而不作 ” 。 它曾是史料母腹 中的胎儿 , 受到史料营养的培育 , 但一经成为小说即已脱离母体 , 尽管许多方面仍与母体相似 。 显然不应这样提出问题 , 它有 几多血肉属于母体 , 又有几多血肉属于自己?两者孰主孰次或各占多少比例?应该说 , 没有 母体就没有它 的一切 , 但它现 有 的一 切却无不 属于自己 。 细究起来 , 在这场争论中所使用的 “ 虚 ”、“ 实 ”二 字 , 看去好似文学的概念 , 其实更接近 史学 的概念 。 无论是前人还是今人都有由论 “ 虚 ”“实”而及“真”“ 伪 ”的现 象 , 即可知概念的涵义 偏重在史学方面 。 然而 , 对小说及各种文艺作品说来 , 大抵只有是否 “真实” 可论 , 并无是 否 “ 作伪 ” 可言 。 鉴定是否 “ 作伪 ” , 只适用于文物 , 而不适用于艺术 。 这就说明 了当初概 念上存在着暗藏的缺陷 , 只不过约定俗成 , 人 们也就视为自然 。 以上笔者仍然沿 用这 一对有 缺陷 的概念 , 主要 是考虑到对问题的讨论应 有某种历史 的连贯性 , 同时也认 为这 一对概念对 历 史小说的创作方法的研究也还 有 一定作用 。 但是 , 缺陷毕竞限 制着作用 , 历史 小 说得失成 败 的原因最终还是难以讲清 。 应该引入新的概念 、 新的理论 。 见 ‘三国志 · 蜀书 · 关张马黄赵传 》 僧荤 :《不真空论》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3 17:26 , Processed in 0.44641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