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主题复合论
(0 次评价)4458 人阅读0 次下载
第29卷第1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月 Vol. 29 ,No. 1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Jan.2008 文学研究 《 三 国 演 义 》 主 题 复 合 论 Ξ 郭瑞林 摘   要: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任何一部成功的小说都有明确而突出的主题,而不同题材的小说主题自是不同。 《三国演义》 作为历史演义,承继了自先秦以来即已形成的、 悠久而厚重的、 以史为鉴的历史传统,旨在通过叙述 和反映三国时代的历史进程来揭示历史的分合、 王朝的兴衰,进而表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人心所向。 因此,《三国演义》 当是表现以歌颂统一为核心,同时也反映历史分合和王朝兴衰的复合主题。 关键词:《三国演义》;复合主题;歌颂统一;历史分合;王朝兴替 中图分类号:I207. 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4074 (2008) 01 - 0109 - 06 基金项目:湖南省 “十五” 重点学科:湖南科技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项目,湘教通〔2003〕3号;湖南省普通高等院 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科技大学),湘教通 〔2004〕284号 。 作者简介:郭瑞林(1949 - ) ,湖南炎陵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古典文学教授 。   由于 《三国演义》 在文本上有嘉靖本与毛本的 不同,更由于研究者视角与观点的不同,使人们对 《三国演义》 主题的认识产生了诸多分歧,至今仍是 是争论不休。据黄霖等编著的 《中国小说研究史》 的统计,关于 小 说 的主 题 有 五 类、 二 十 种 之 多 [1 ](P289 - 290) 。另据邓绍基、 史铁良主编的 《明代文 学研究》 [2 ] (P129 - 137) 的统计,关于 《三国演义》 主题的 说法亦有15种之多。从上述两家的统计看,研究 者多从政治、 军事、 历史的角度去认识、 理解小说的 主题,而且多以单一的思路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实际上,对于一部长达80多万字的长篇历史 小说来说人们不妨摆脱惯有的思维模式,从小说的 大容量和特定题材出发,用复合主题的思维去给小 说定位,这样或许能走出 《三国演义》 主题研究的 困境。 一 一部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按照一般的理解,至 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创作者的主观意 图,即小说作者赋予所写题材、 内容的特定的思想 倾向和思想观点。一是小说题材、 内容本身所显现 出来的客观意义,以及给予读者的思想启示。前者 往往是作者用话语明白宣示出来的,是在小说尚未 与读者见面之前就已经存在,它与读者的理解没有 必然关系。这种情况在古代小说中并不少见,作者 或在凡例中、 或在序言中、 或在第一回中即开宗明 义作了说明。如关于 《水浒后传》 的命意,作者即在 假托明万历年间作的序中作了宣示,说:“我知古宋 遗民之心矣,穷愁潦倒,满眼牢骚,胸中块磊,无酒 可浇,故借此残局而著成之。 ” 又说:“中原陆沉,海 Ξ收稿日期:2007 - 12 - 02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7 08:53 , Processed in 0.5205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