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中观念的二元对立与价值取向
(0 次评价)3965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演义》中观念 的二元对立与价值取向 对面不 见 ; 坛上火 烛 , 尽 皆吹灭 ”( 第8 0回) 。 显然 , 这 是天道不同意曹巫篡 立 。 可是当刘备要当皇帝时 , 憔 周 却说 :“ 近 有祥风庆云之 瑞 ; 成 都西北 角有 黄 气教十丈 , 冲霄而起 ; 帝星见于毕 、 胃 、 晶 之分 , 煌煌如 月 ”( 第8 0回) , 凡此 种种 , 都是刘 备应 登帝位的征兆 。 又如诸葛 亮设 计 把司马彭诱 入葫 芦谷 , 堵断了谷 口 , 正要 用地雷 、 干 柴将司马彭父子烧死在谷中时 , “ 忽 然狂风大 作 , 黑气漫空 ; 地 雷不 震 , 火器无功 ” (第 10 3 回) , 司马鼓父子因而得以逃脱 性命 。 事 后 , 诸 葛亮不 由不仰天长叹说 :“ 谋事在人 , 成 事在天 ! ”人 事 终究 是上天决定 的 。 诸 葛 亮虽然 深知 天命 , 但并不 甘心 天命 , 曾经想用人 力来延长自己的寿命 。 当他知 道 自己不 久 于人世时 , 想用祭 斗的方法来 镇 住将星 , 不使坠落 。 只要七天主灯不 灭 , 便可增寿一 纪(1 2 年) 。 可是 , 到了第六天夜里 , 魏 延进 营报 告军情 , 将主灯 扑灭 。 姜 维拔剑要 杀魏延 , 诸 葛亮说 :“ 死生有命 , 不 可得而攘 也 。”他不 得不承认 , 生命是 上天注定 , 不是 人力可以挽回的 。 中国人 的天命思想起源于殷 人 , 宗天是 殷文化的重 要特 点 :“ 我生不有命在天 。” 后来周人承袭下 来 , 但是加以发 展 , 开始对 人 事有所 肯定 , “ 皇天无亲 , 惟德是辅 ” , 说明只要修 养 自己达到德的标准 , 便 可以得到天的认可 。 到了董仲舒 , 创立了基于徽纬神学的 “ 天人合一 ” 、“ 天人感应 ” 的思想模 式 , 企 图取得 人与天对立 的和谐 。 天命思想从 本 质上讲 , 起源于人对自然界与社会发展的不可理解 。 当人们面对自然 的灾难和社会的 动乱变 更 , 而无法作出正确 的解释时 , 只能归之于天命 。 但是随着 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 , 人们 逐 渐认识 到人 的主动精神 , 人 的能动作用 , 因此 对天命 也会产生一 定程度的怀疑 , 或者对天命与人 事的双重作用 , 会产 生一些新的认识 。 在儒家思 想中 , 是既承认天命 , 又肯定人 事 , 而以人事为主的 。 《易经》上说 :“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 不 息 。” 孔子 一方面 “ 畏天命 ” , 一 面又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 是一个 为实践 仁义礼乐而不屈 不 饶 、 奋 斗了一生 的现实主义者 。 孟子宣传 ‘· 天时不 如地利 , 地 利不 如人和 ” , 也是 把人 的 因素看作 第 一 。 荀子 更是提出 了 “ 从天而颂之 , 孰 与制天命而用之 ” 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 可见 , 这种 积极肯定人 的主 动精神的观 点 , 是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 主流 。 在《三国演 义》中 , 从 表 层意思看 , 似乎 贯串着一种 天命观 , 在 不 少地 方充斥着 有关天命 、 气 数 、 定数 的描写 , 但 从深 层 次看 , 却涌动着一股肯定 人事 , 肯定和突出人的主观 能动性 , 颂扬人的英 雄气 概的强劲 潜流 。 诸 葛亮在 著名的《隆中对》中 , 对刘备开宗明义讲的第一句话 , 就是 “ 非惟天时 , 抑亦人谋 。” 他以曹 操 为 例 , 说 曹操比起 袁绍 , 本是兵微将 寡 , 地 位也没有 他 高 , 但是 曹 操还是 取得了胜利 , 这就 是 “ 人谋 ” 的 结果 。 诸 葛亮为此替 刘备 提出了 “ 先取荆州为家 , 后 即取西川 建基 业 , 以成鼎足之势 , 然后可图中原 ” 的战 略方 针 。 这个战略方针后来一步 步得 到 实现 。 然而 , 读 者都 知道 , 这个战 略部署的实现 , 是靠 刘备 集团的 精 诚团结 , 靠诸 葛亮的 呕心沥血 , 靠将士们的拼 死拼活奋斗得来的 。 刘备 集团 “北 让曹 操 占天 时 , 南 让孙 权占地利 ”, 他们 依 靠的只有 “人 和 ” 。 刘 、 关 、 张三人 事迹最 动人的地 方 , 就是 他 们为了一个 共 同的事业 , 生死相扶 , 患难与共 , 屡起屡 仆 , 永不妥协的 斗争精神 。 有一次 , 刘备 在汝 南被 曹 操再一次击败 , 带领一 千 人逃至汉江边上 , 这时真是上无片瓦 , 下无寸土 , 处境极为 狼狈 。 刘备喝酒解愁 , 怒气填胸 , 情 绪低 沉 。 小 说在这里描写 道 : 玄德叹日 :“ 诸君皆有王佐之才 , 不幸跟随刘 备 。 备之命窘 , 累及诸君 。 今日身无 立锥 , 诚恐 有误诸君 。 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 , 以取功 名乎? ”众 皆掩 面而哭 。 云长日 :“ 兄言 差 矣 。 昔 日高 祖与项羽争天下 , 数败于 羽 ; 后九里 山一战成功 , 而开四百年基业 。 胜负兵家之常 , 何可自寨其 志! ” (第3 1回) 当刘备埋 怨自己命运不好的时候 , 关羽却以刘邦屡受 挫 折 , 但 最 终取得 胜 利的事 例来 激 发 大家的信心 。 刘 备集团再一次振奋 起来 , 决定去投奔 刘表 , 从 此 , 刘 备 集团的事业有了转机 。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 写 , 刘备集团的失 败 , 虽然与 “ 天不兴汉 ”有 关系 , 但读 者深 切感 受到的 , 却是人 谋的结果 。 首先是 关羽的失 荆州 。 诸葛亮 在人川 时 , 向关羽 反复 交 代 , 要他执行 联吴拒曹 的战略方针 。 关 羽在诸葛 亮的一再叮嘱下 , 勉 强接 受了 “ 北拒 曹操 , 东和孙权 ” 的八字方针 。 可是 等诸 葛 亮一走 , 关羽立即 背弃了自己的诺言 , 对 东吴采取了敌对的态度 。 尽管关羽随后取 得了斩 庞德 、 擒于禁 , 威镇华夏的辉煌战 绩 , 但他人性 中的弱点 也充分 暴 露出来 。 正 如吕蒙 向孙 权说的 : 关羽 “妄 自尊 大, 以为天下无敌 ” , 这正是 夺 取 荆州 的好 机会 。 陆逊也 说 : 云长倚恃 英 雄 , 自料无 敌 , 必然失败 。 (第 7 5 回)由于关羽抛弃了联 吴拒 曹这一正确的战略方 针 , 再加上 刚惶自信 , 骄傲轻敌 , 以及处置傅士仁 、 靡 芳 等 人的失 当 , 使吕蒙 有机可 乘 , 用 白衣计 袭取了荆州 。 关羽前后受敌 , 败走 麦城 , 最后身 首异处 , 英雄事业 , 一旦付 之东流 。 这是天命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9 16:24 , Processed in 0.63048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